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六味齋

总部位于山西太原的酱肉品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六味斋
Remove ads

六味齋,是一所位於山西太原的中華老字號,現為太原六味齋實業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肉製品和豆製品,總部設於清徐縣

快速預覽 六味齋醬肉傳統製作技藝, 申報地區或單位 ...

山東掖縣人劉鳳翔與山西太原人劉德山在北京西單牌樓附近開設了專營熟肉製品的店鋪天福號,當時稱為醬肘子。1938年,抗日戰爭期間,店掌櫃盛榮廣遷居太原開店,名為「福記六味齋醬肘雞鴨店」,1940年改為「六味齋」。1956年,公私合營,更名為「六味齋醬肉店」。文化大革命期間更名為「太原醬肉店」。1978年,恢復「六味齋」店名[1]

2013年,六味齋醬滷肉製品、香腸火腿製品、豆製品、主食、糕點和晉西口牌雜糧,被評為「山西省名牌產品」。同時,六味齋被認定為山西省質量信譽AAA級企業[2][3]。「六味齋醬肉傳統製作技藝」也被錄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

Remove ads

歷史

六味齋前身乃始創於公元 1738 年乾隆鼎盛時期的「福記醬肘雞鴨店」,聞名於風雨飄搖的光緒初,顛沛於戰亂頻仍的民國中葉,定鼎於百業待舉的共和國初創,宏業光復於撥亂反正的改革開放大潮初起後,崛起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六味齋距今 280 多年的悠久歷史,是國內食品行業現存為數不多的老字號品牌之一、全國最大的醬滷肉製品和豆製品生產企業之一、太原市唯一對應具體保護單位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738年,山東人劉鳳翔與山西太原醬肘花傳人劉德山在北京西單牌樓附近開設了專營熟肉製品的店鋪。起源於唐代的歷史名吃醬肘花落戶京師,當時稱為醬肘子。乾隆年間,醬肘子即成為宮廷貢品;光緒年間,醬肘子更是成為慈禧太后的每餐必需品。

1938年,日寇侵占北京後,為躲避戰亂,當時的店掌櫃盛榮廣帶領三個小徒弟來到太原開店,店址位於太原市達達巷17號,名為「福記六味齋醬肘雞鴨店」。太原醬肘花從此「重歸故里」。

1940年,遷址至繁華的商業區橋頭街1號(現為柳巷134號)。經營面積擴大為40多平方米,人員增至8人。解放前夕,戰火連年,百業凋敝。「六味齋」以其「六味譽三晉,香冠美群芳」的盛譽留存下來,延續至今。

1956年,公私合營,更名為「六味齋醬肉店」。經營方式依然是前店後廠、自產自銷。

1959年,加工部自六味齋醬肉店遷至半坡東街49號。

1963年,太原市人民政府投資在六味齋醬肉店原址改造新建3層樓房,一層專營六味齋熟肉製品,經營面積150平方米,二層為酒館。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六味齋」店名當作「四舊」被「橫掃」,當時的市長岳維藩為保護六味齋醬肉產品,將其更名為「太原醬肉店」。

1972年,1972年,六味齋加工部遷至新建路47號

1982年,六味齋醬肉店營業員李麗掛出「三號營業員李麗不開後門,不缺斤短兩,請顧客監督」的牌子,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一個「學李麗、樹新風」的活動在太原市和山西省迅速展開。

1988年,閻繼紅被任命為六味齋醬肉店主任。同年,六味齋第四代傳人宋銀如被聘為山西省唯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部醬滷製品評委。

1989年,六味齋醬肉店「以小吃大」,兼併太原市化工機械廠,加工部遷至桃園南路58號(現桃園南路60號)。

1990年,太原市六味齋肉製品廠成立,為中型二類企業,六味齋醬肉店歸屬該廠。同年,宋銀如成為山西省第一位醬滷製品工程師。

1993年,受當時合資潮影響,六味齋先後與港商、台商合資,結果陷入「泥潭」,瀕臨倒閉,「六味齋」也幾乎在太原市民中銷聲匿跡。當年,時任六味齋肉製品廠副廠長兼六味齋醬肉店經理的閻繼紅在醬肉店恢復前店後廠,並聘請當時已退休的宋銀如擔任技術廠長,閻繼紅以自己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義不容辭地扛起了保護六味齋品牌、傳承六味齋技藝、維護六味齋信譽的旗幟,正是這一舉措,方使六味齋品牌和技藝得以保留和光大。

1995年,閻繼紅被任命為六味齋肉製品廠廠長兼黨支部書記。同年,六味齋在太原市南城、北城和河西區開設3家專賣店,拉開了六味齋實施名牌戰略、維護名牌信譽的帷幕。

1996年,閻繼紅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997年,六味齋被列入太原市財貿系統23家改制試點企業之一,太原六味齋實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閻繼紅當選為董事長,並兼任總經理。同年,閻繼紅當選山西省第九屆、太原市第十屆人大代表。

1998年,六味齋豆製品廠和速凍食品廠正式投產。

2000年,通過ISO9002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六味齋養殖基地——太原天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

2002年,六味齋遷至太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長治路476號。占地面積30000多平方米,營業面積15000多平方米,員工近2000人,日加工量突破50噸。同年,閻繼紅連任山西省第十屆、太原市第十一屆人大代表。

2007年,根據中國品牌研究院認定,六味齋品牌價值近億元。連續兩年名列《全國中華老字號百強品牌價值榜》。同年,閻繼紅再次當選太原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

2008年,六味齋醬肉傳統製作技藝成為太原市唯一對應具體保護單位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六味齋榮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同年,六味齋醬肉傳統製作技藝第四代傳人宋銀如收徒儀式舉行。

2010年,六味齋在清徐縣徐溝鎮南尹村購置土地500畝,建設現代化的農副產業深加工園區。

現在的六味齋,總部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六味齋食品工業園,現為國家AAAA旅遊景區。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在閻繼紅董事長的帶領下,六味齋人全力構建「黨建+工業+旅遊」的一體化格局,打造出了一條「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形成了「1331」的黨建模式,鑄就了「繼承、創新、誠信、卓越」的六味齋精神和「做事靠良心、責任靠奉獻、誠信靠德行」的核心價值觀。推動公司黨建和生產經營同頻共振,持續提質升級。公司以「黨建強」促「發展強」,使得六味齋肉製品、豆製品在全國同行業名列前茅,連續多次被評為「全國模範勞動關係和諧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榮獲了「中國馳名商標」「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廠務公開先進單位」「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等榮譽。

近300年來,歷代六味齋先賢通過孜孜以求的努力和矢志不渝的拼搏,打造出了熠熠生輝的六味齋品牌,不僅為山西省食品工業和老字號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也是幾百年來山西人餐桌上的一道靚麗風景。

Remove ads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