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失效連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失效連結
Remove ads

失效連結,又稱死鏈,是指超連結在經過一段時間後,不能再連接至原本檔案網頁伺服器的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內容移動、管理人刪除內容等等。

Thumb
失效連結的圖示[來源請求]

由於失效連結對資訊傳播有著重大影響,所以研究者會以失效連結為題進行研究。該些研究各為連結失效率給出不同的答案。

失效率

研究者已就全球資訊網的連結失效率進行研究。他們的研究範圍涵蓋引用網上內容的學術文獻和數位圖書館館藏。

一項於2003年發表的研究發現,在一星期內,平均每200條網上連結就會有1條成為失效連結[1]半衰期為138週。

另一項於2004年發表的研究則顯示,某些網上連結(比如連接至某些檔案類型的連結、由學術機構代管的連結)的半衰期可能異於其他連結[2]。與一般網址相比,在出版物中出現的網址需經過更長時間才會失效。Weblock在2015年的一項研究中,分析了三間開放取用出版社的文集,並從中提取180,000個線上參考來源。最終發現該些連結的半衰期約有14年[3],這跟2005年的研究結果大致相符——它發現半數在《D-Lib雜誌英語D-Lib Magazine》中被引用的線上來源能夠在10年後繼續有效[4]。另有研究顯示,於學術文獻中引用的線上來源擁有較高的失效機會,不過半衰期則達4年以上[5][6]。《BMC生物資訊學英語BMC Bioinformatics》於2013年刊登了一篇研究報告,當中以Web of Science的摘要為研究對象,分析當中近15,000條連結。結果發現該些網頁有50%在9.3年後繼續有效,整體只有約6成有線上存檔[7]

一項2002年的研究顯示,與其他連結相比,於數位圖書館上出現的連結需較長時間才會失效[8]

Remove ads

成因

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會令超連結失效。網站的管理人決定把網站刪除便是一例。其他原因還有管理人把內容移動至新域名、網站所使用的技術過舊、沒有更新域名註冊資訊[9]、伺服器停止運作[10]

防止連結失效

防止連結失效的方法有盡可能使用沒太大可能失效的連結、以各種方式保護現有連結免於失效、修復因內容移動或刪除而失效的連結。當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創造出不會隨時間而改變的網址[11]

張貼連結者可採取以下方法,以減低連結失效的機會:

參見

延伸閲讀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