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倖存者列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倖存者列車》(英語:One Life)是一部2023年傳記劇情片,由詹姆斯·哈維斯執導。 [3]電影根據英國人道主義救援者尼古拉斯·溫頓爵士的真實故事改編,回顧他在1938-39年二戰開始前,幫助大批居住在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猶太兒童躲藏和逃亡的努力。電影由安東尼·霍普金斯和約翰尼·弗林飾演尼古拉斯爵士,莉娜·歐琳、蕾夢娜·葛瑞、亞歷克斯·夏普、喬納森·普賴斯和海倫娜·伯翰·卡特參與演出。 [4]
《倖存者列車》於2023年9月9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並於2023年倫敦電影節進行歐洲首映。該片由華納兄弟影業於2024年1月1日在英國上映。 [5] [6] 這部電影獲得的評價大多正面,演員們的表演受到贊揚,尤其是霍普金斯的表演。
Remove ads
故事

1938 年,《慕尼黑協定》簽署幾周後,29歲的倫敦股票經紀人尼古拉斯·溫頓到訪捷克斯洛伐克時,在布拉格遇到逃離納粹德國和奧地利納粹的家庭。他們生活條件惡劣,幾乎沒有住所或食物,並且擔心納粹黨人的入侵。溫頓被人介紹給英國捷克斯洛伐克難民委員會(BCRC)布拉格辦事處負責人多琳·沃里納(Doreen Warriner)。溫頓對難民營的條件感到震驚,決定親自拯救猶太兒童。在他的母親巴貝特(她本人是德國猶太移民,後來改信英國國教)的積極支持下,他克服了官僚障礙,籌集捐款,並為帶到英國的孩子尋找寄養家庭。他們當中許多是正面臨被驅逐出境的猶太人。由於尚不清楚在德國入侵之前,邊界將保持開放多長時間,因此一場與時間的賽跑開始。
50年後的1987年聖誕節前夕,70多歲的溫頓在妻子格蕾特的要求下,開始清理家中與書房的雜物,發現大量舊文件,當中包括記錄了他為BCRC工作的照片和兒童名單。溫頓仍然責怪自己沒能存更多的錢,與老朋友馬丁共進午餐時,溫頓思考他應該如何處理所有文件。他正考慮將它們捐贈給大屠殺博物館,但同時他想引起人們對難民當前困境的關注,所以他沒有這樣做。
最終這些文件被交到由英國廣播公司製作的電視節目「這就是生活」的製作團隊手中,並由主持人埃絲特·蘭岑(Esther Rantzen)講述整個故事。溫頓被邀請參加演出並被安排坐在觀眾席的第一行。電視製作組在沒有通知溫頓的情況下,邀請了一批他協助拯救的兒童到節目與他見面。 [7] [8]
Remove ads
演員
製作

2020年9月,安東尼·霍普金斯和約翰尼·弗林宣佈將出演一部關於尼古拉斯·溫頓爵士的傳記電影,由露辛達·考克森(Lucinda Coxon) 和尼克·德雷克(Nick Drake) 編寫劇本,艾斯林·沃爾什(Aisling Walsh) 擔任導演, See-Saw Films和BBC Film製作,由羅斯·加內特(Rose Garnett) 和西蒙·吉利斯(Simon Gillis)擔任執行製片人,以及伊恩·坎寧(Iain Canning)和埃米爾·謝爾曼(Emile Sherman)擔任製片人。 [9] 2022年9月,改由詹姆斯·霍伊斯執導其首部故事片,海倫娜·伯翰·卡特亦加入演員陣容,飾演溫頓的母親巴比·溫頓,蓋伊·希利(Guy Heeley) 則擔任製片人,劇本改編自溫頓的女兒芭芭拉·溫頓(Barbara Winton) 撰寫的 《If It's Not Impossible...: The Life of Sir Nicholas Winton》傳記。同時宣佈喬納森·普雷斯(Jonathan Pryce) 、羅瑪拉·嘉瑞( Romola Garai)和亞歷克斯·夏普(Alex Sharp) 加入演員陣容。 [10]2022年9月開始在倫敦和布拉格進行拍攝。 [11] [12] [13]
故事主人翁溫頓的女兒向劇組要求由霍普金斯扮演她的父親,霍普金斯閱讀劇本後答應出演。 [14]溫頓的兒子稱贊霍普金斯對他父親的塑造。 [15]一位倖存者稱這部電影是「恰如其分的致敬」。 [16]電影中部份參演的臨時演員亦是溫頓現實中所拯救的兒童。 [17]
電影的宣傳活動曾引發批評,主要原因是現實事件中的兒童主要屬於猶太裔,但在英國宣傳期間被描述為「中歐人」。 [18]
評價
根據評論匯總網站爛番茄匯總的53篇評論文章,91%的評論家給予該作正面評價,使之獲得「認證新鮮」標識,平均打分為7.3分(滿分10分)[19] 在Metacritic上,17位影評人共給予了67分的分數(滿分100分),這部電影獲得了「普遍好評」。[20]
影評人伊恩·弗里爾在《Time Out》中,描述電影是「一個非凡的二戰故事,以傳統方式講述,但由出色的安東尼·霍普金斯豐富其內容」。 [21]彼得·布拉德肖 (Peter Bradshaw) 在《衛報》中表示,「你需要一顆鐵石心腸才能不被這個非凡的真實故事所感動」。 [22]在《衛報》的另一篇評論中,溫迪·艾德給電影評分三顆星(滿分五顆星)。 [23]
《每日電訊報》的羅比·科林給電影評分四顆星(滿分五顆星)。 [24] 《旁觀者》的黛博拉·羅斯贊揚電影的主題、表演和信息。 [25] 《獨立報》的克拉麗絲·洛里 (Clarisse Loughrey) 贊揚霍普金斯的表現。 [26]
馬修·雷斯則在《衛報》撰稿表示,他的父親曾是溫頓救過的孩子之一,但他認為這部電影背叛了溫頓。 [27]另一名獲救兒童的後裔尼古拉·吉辛(Nicola Gissing)則回應,並為電影辯護,形容電影清楚反映了當其時的情況。 [28]
Remove ads
爭議
溫頓二戰前主要救援猶太兒童,但英國廣播公司電影網站卻忽略有關事實,令英國的電影院經營者在宣傳電影的廣告中,提到尼古拉斯·溫頓拯救的是「來自中歐的兒童」。引發爭議後,BBC電影更改電影簡介,改為描述溫頓拯救「主要是猶太人」的兒童。 [29] [30]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