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奎寧環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奎寧環酮(Quinuclidone)是一類橋環化合物,分子式C7H11NO,有兩種位置異構體,2-奎寧環酮及3-奎寧環酮。
結構

合成
3-奎寧環酮(1-氮雜雙環[2.2.2]辛-3-酮)鹽酸鹽很容易利用如下Dieckmann縮合反應製得:[1]

此化合物經還原得奎寧環,即一個橋頭原子為氮的雙環[2.2.2]辛烷。
相比之下,2-奎寧環酮的製備卻沒有那麼容易。2006年時才有人報道了這一化合物的製備方法。[2] [3] [4]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2-奎寧環酮不穩定,它具醯胺結構,但受Bredt規則預測的立體位阻影響,氮的孤對電子和羰基卻不能像在普通醯胺中很好地形成共振結構。實際上2-奎寧環酮中的氮更像胺,很易與酸成鹽,也說明了這一點。
2-奎寧環酮氟硼酸鹽的合成以降樟腦為原料,歷經六步,最後一步為疊氮-酮Schmidt反應(38%產率)。[5]

該化合物遇水分解產生相應的胺基酸,半衰期15秒。X射線衍射分析顯示氮原子為三角錐結構(59°;對比二甲基甲醯胺 0°),C-N鍵也有扭轉達91°。試圖製取游離鹼時不可避免地發生(無控制的)聚合反應。
不過,2-奎寧環酮的鹼性仍然可以很巧妙地藉助質譜儀測定。具體方法是將2-奎寧環酮鹽與參照胺如二乙胺或吲哚啉共置於質譜儀中,通過測定碰撞誘導的異二聚體的解離,得出兩種胺之間的相對鹼性。進一步用動力學方法分析,還可得出2-奎寧環酮的質子親和性和氣相鹼性。從此得出,2-奎寧環酮對質子的親和性介於仲胺與叔胺之間。[6]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