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姚際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早年為縣諸生。好讀書,「博究群書,撐腸萬卷」,[2]最初好為詞章之學,中年以後專心治經,歷十四年而成《九經通論》的撰述。又著《庸言錄》,書末附《古今偽書考》,辨經、史、子三類中有偽書六十九種,真書雜以偽者十種;非偽書而作者偽者七種;書非偽而書名偽者二種;未能定其著書之人者四種。又指出《十翼》為偽書,又謂周、張、程、朱等道學皆出於禪宗,是清初最勇於疑古的學者。生前交遊不廣,較常往來論學有毛奇齡與閻若璩。康熙三十二年冬天,經由毛奇齡的引介,認識閻若璩,並出示所作古文尚書通論十卷,其持論多與閻氏所著尚書古文疏證不謀而合。閻氏將姚氏之論點引入其疏證的有二十餘條。康熙三十六年十一月底,應邀出席毛奇齡宴會款待,宴會上認識李塨。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因感年事已高,遂整理家藏書籍,編成《好古堂書目》四卷。可能卒於此年或稍後。[3]《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際恒生於國朝初,多從諸耆宿游,故往往剽其緒論。」另著有《尚書通論》、《禮經通論》、《詩經通論》、《好古堂書目》等,其中《詩經通論》是清初疑古派《詩經》學的代表著作。
Remove ads
學術思想
姚際恆是清初最勇於疑古的學者,多發前人所未發。他敢於批判前人,不但敢批判朱熹,而且還敢批判鄭玄,不但敢疑《傳》、《注》,而且敢於疑《經》,姚際恆幾乎疑遍儒家所有經典。他的著作雖認認真真地寫了出來,人們卻不敢接受,他的家族也就不敢刻出,隨後便散失了。[4]其學術於日後二百年幾默默無聞。民國以來,以胡適、顧頡剛對姚際恆的研究最積極。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