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威廉·斯坦迪什·諾爾斯

研究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威廉·斯坦迪什·诺尔斯
Remove ads

威廉·斯坦迪什·諾爾斯(英語:William Standish Knowles,1917年6月1日—2012年6月13日),美國化學家。因在手性催化還原反應方面的研究,和野依良治巴里·夏普萊斯一起獲得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1][2]

快速預覽 威廉·斯坦迪什·諾爾斯 William Standish Knowles, 出生 ...

生平

諾爾斯早年就讀於麻薩諸塞伯克希爾的一所寄宿學校,他是班裡學習上的領頭羊。高中畢業後他通過了學校董事會的考試進入哈佛大學。他覺得自己上大學還太年輕,於是在安多弗讀了一年的預科學校。這一年年末,他獲得了$50的博伊爾斯頓獎,這是他獲得的首個化學獎。

諾爾斯在哈佛讀的是有機化學。1939年他取得學士學位,並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念碩士。他在哥大師從鮑伯·埃德菲爾德(Bob Elderfield)研究類固醇,1942年取得博士學位。[3]

1942年畢業後,他加入了孟山都公司,1986年退休。1944年,他在聖路易斯,先是研發一些中間產品,後來從事氯黴素DDT相關的工作。他受到羅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的鼓勵,推動可的松的商品化。由於有類固醇化學的背景,他成為伍德沃德的助手。有九個月時間,諾爾斯與伍德沃德一起呆在劍橋。1960年代,他開始從事不對稱合成的研究。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