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孔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孔冕,字世文北宋兗州曲阜縣(今山東省曲阜市)人,孔子四十四代孫,文宣公孔仁玉(曲阜孔氏中興祖)的第三子,文宣公孔宜、工部員外郎孔憲之弟。

孔冕官至應城(今湖北省應城市)主簿[1]。知制誥王曾的堂妹嫁給孔冕家,家中婆媳、姑嫂關係不和睦。王曾跟隨宋真宗東封泰山時,到孔冕家喝茶,中了毒,幸虧得到良藥才得以脫險。事情暴露後,王曾秘密上疏,認為正值舉行重大典禮,希望停止追究此事。宰相也因為孔冕是孔子的後代,即將得到褒獎提拔,於是隱瞞了這件事。工部侍郎王嗣宗認為是王曾誣告陷害孔冕,又害怕自己反被治罪,才要請求平息此事。當時久旱不雨,王嗣宗請求進見真宗,說:「孔冕被王曾控告,如果朝廷下令審訊,再加以羅織罪名,那麼孔冕最終會蒙受冤枉。」真宗立即召見宰相王旦等人責問此事。王旦說:「孔冕的罪過,朝廷商議後特地加以寬容隱瞞,不派人審查追問,實在不是冤枉他。」王嗣宗理屈詞窮,又用其他言辭攻擊王旦,王旦不與他爭辯,此事才作罷。第二年十月,王嗣宗又請求進見,說:「去年八月到今年十月一直不下雨,冬小麥沒有收成。到了秋天,兗州、鄆州又因大雨成災,黃河泛濫毀壞莊稼,這是刑政有失誤,才導致災害發生。孔冕的冤枉,已在百姓中傳開,王曾還身居近侍之位,希望將他貶斥降職,以端正朝廷典章,我請求公開上奏此事。」真宗對王旦等人說:「王曾確實沒有罪過,如果王嗣宗上奏,也需要酌情處理。」王旦說:「孔冕不好的行為很多,只是因為他是孔子的後代才不想徹底追究,說他冤枉,從而影響了陰陽調和,恐怕不合道理。」趙安仁說:「現在如果再進行審查追問,孔冕怎麼能免罪呢?」王欽若說:「我請求審問王嗣宗,如果再次審訊孔冕,他的罪行無法隱瞞,該如何處置?」第二天,王嗣宗再次進見,並且為之前說的話道歉,真宗也寬容了他。[2]《孔子世家譜》稱他官至安州參軍、兗州參軍。有一子孔延齡[3]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