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孔多塞環形山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孔多塞环形山
Remove ads

孔多塞環形山(Condorcet)是月球正面東部區一座古老的大型隕石坑,位於危海東南,它形成於酒海紀[1],以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傑出代表之一,哲學家數學家孔多塞侯爵之名命名,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2]

快速預覽 孔多塞環形山, 坐標 ...

描述

Thumb
孔多塞環形山,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Thumb
阿波羅11號從40公里高空拍攝的西北向斜視圖,左側為阿格魯姆岬,後面是危海

孔多塞環形山東北毗鄰漢森隕石坑阿爾·哈金隕石坑、南面是杜比亞戈隕石坑、西南則坐落著奧祖隕石坑范阿爾巴達隕石坑克羅隕石坑;孔多塞環形山的西北偏西方延伸著突出的阿格魯姆岬,而它的後面則綿延著哈克山脊浪海蛇海分別位於它的南北二面 [3]。 該隕石坑的中心月面坐標12.10°N 69.58°E / 12.10; 69.58,直徑74.85公里[4], 深度2.775公里[5]

孔多塞環形山大致呈多邊形,由於存續時間較長,它的外緣已被侵蝕,坡壁較為平緩,北側山壁呈馬鞍狀且高度最低,西北側邊緣則橫跨著衛星坑"孔多塞 Y",東側內壁底部有碎岩屑堆積。環形山坡壁高出周邊地形1320米[6],內部總容積為5081.13公里³[1]。坑內地表已被熔岩覆蓋,表面平坦而無特色,東半部小隕坑痕跡明顯;西半部地表有一處大暗斑,其反照率與周邊地形大致相同。

Remove ads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孔多塞環形山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的中心點旁。

Thumb
周邊衛星坑圖
Thumb
阿波羅11號拍攝的孔多塞環形山5座衛星坑圖。大隕坑前面的是"F";中左較小的是"N";"L"位於中上方;"Q"是左上已被侵蝕的大隕坑;"R"是位於L右下方的較小的隕坑。
  • 衛星坑"孔多塞 B"已在1971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更名為維爾特隕石坑
  • 衛星坑"孔多塞 T"已被月球和行星觀測協會(ALPO)列入《帶有明亮射紋系統的撞擊坑列表》[7]
  • 衛星坑"孔多塞 T"是曾被記錄到在月食期間溫度發生異常的隕坑之一,其原因為這些隕坑的地質年齡不長,表面尚未形成能產生隔熱作用的表岩屑覆蓋層;
  • 衛星坑"孔多塞 F"和衛星坑"孔多塞 P"形成於酒海紀[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