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維爾特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尔特陨石坑
Remove ads

維爾特隕石坑(Wildt)是位於月球正面東側邊沿上的一座小撞擊坑,原名為衛星坑"孔多塞 K",1979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德裔美籍天文學家魯珀特·維爾特(Rupert Wildt,1905年-1976年)之名重新命名了它[1]

快速預覽 維爾特隕石坑, 坐標 ...

描述

該隕坑西北毗鄰孔多塞環形山漢森隕石坑、東北靠近薩巴提隕石坑巴納赫維奇環形山波愛修斯隕石坑分別位於它的東南和西南,東則坐落了巨大的納皮爾環形山。該隕坑西南、東北和東南三面,分別瀕臨浪海界海史密斯海[2]。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9.02°N 75.83°E / 9.02; 75.83,直徑12.31公里[3],深度約2.004公里[4]

維爾特隕石坑是一座外觀規則,未受到明顯撞擊磨損的圓碗形撞擊坑,坑底面積較小,沿內壁半腰分布有突出的台地狀凸崖。壁頂至坑底最大深度約2470米[4],坑壁高出周邊地形460米[4],內部容積約有74.62公里3[4]。隕坑反照率明顯高於周邊環境,是一座典型的年輕隕石坑,其形態特徵隸屬於"BIO 型"(以該類隕坑的典型代表-畢奧隕坑所命名)。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