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孝慈高皇后 (清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孝慈高皇后(滿語:ᡥᡳᠶᠣᠣᡧᡠᠩᡤᠠ
ᡤᠣᠰᡳᠨ
ᡩ᠋ᡝ᠋ᡵᡤᡳ
ᡥᡡᠸᠠᠩᡥᡝᠣ,穆麟德轉寫:hiyoošungga gosin dergi hūwangheo;1575年—1603年),那拉氏,名孟古哲哲[a](滿語:ᠮᠣᠩᡤᠣᠵᡝᠵᡝ,穆麟德轉寫:Monggojeje,大詞典轉寫:Monggozhezhe)[2],葉赫部貝勒楊吉砮(楊吉努)女,努爾哈赤福晉,清太宗皇太極的母親,清朝第一位被追封的皇后。
Remove ads
生平
根據《滿洲實錄》記載[3],當初楊吉砮與努爾哈赤聯姻,特意選擇了容貌姣好、可稱佳偶的小女兒孟古哲哲。戊子年九月(1588年10月),其兄納林布祿送孟古哲哲,嫁予努爾哈赤。努爾哈赤率部下迎之,大宴成婚[4]。1592年,孟古哲哲生下努爾哈赤第八子,即後來的清太宗皇太極,這也是她唯一的孩子。她亦曾撫養過努爾哈赤的孫子岳托[5]:40。
隨著努爾哈赤帶領建州女真逐步擴張,與她母家海西女真葉赫部逐成敵勢。雙方在1597年再度聯姻,她的侄女那拉氏與努爾哈赤定婚,但聯姻未成,雙方反目。1603年,努爾哈赤與葉赫部作戰時候。孟古哲哲病重,臨終之際,她想見母親一面。努爾哈赤派人邀請,被納林布祿阻止。最終,她在兩方的仇恨中病逝[2],終年二十九歲(虛歲)。這一年努爾哈赤剛剛將都城從費阿拉遷至赫圖阿拉。努爾哈赤日夜思念,痛泣不已,將她的靈柩停放在院內三年才安葬於尼雅滿山[4]。天命九年(1622年),努爾哈赤將父祖妻兒等人墓葬集體從赫圖阿拉遷葬至新都遼陽城所在區域[5]:40。孟古哲哲安葬東京楊魯山。天聰三年(1629年),再遷葬瀋陽福陵[4]。
在她逝世十餘年後的天命八年(1623年)六月,努爾哈赤稱皇太極為「為父我之愛妻所生之唯一之後嗣,故不勝愛憫[6]。」她的一個妹妹——綽奇(松古圖的生母)亦是努爾哈赤眾福晉之一。
Remove ads
嫡妻身份、大福晉頭銜及追諡
她與努爾哈赤成婚,至其逝世,努爾哈赤並未稱汗。在她逝世後的1605年時,努爾哈赤對內稱建州等處地方國王。同時滿洲貴族奉行一夫多妻多妾制,諸位妻子皆稱福晉,眾福晉之間並無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嚴格的嫡庶之分。眾福晉所出之子地位相同,繼承權相當。因史料缺乏,中國學界曾長期將後金社會的一夫多妻多妾制等同於漢族社會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兩者差異被混淆[7]。由於誤指她為妾室,以致誤以為其子皇太極為庶子,其繼位是在嫡長子繼承制下的以庶嗣統,以庶奪嫡[5]:39[8]。
1607年開始記事的《滿文老檔》顯示努爾哈赤的妻子中,除眾福晉外,阿巴亥有「amba fujin」(直譯為大福晉)的稱謂。成書於皇太極時期的《滿洲實錄》中稱孟古哲哲為「dulimbai amba fujin」(中室大福晉[5]:40,或譯中宮皇后[2])。《清史稿[4]》更稱阿巴亥是在孟古哲哲逝世後,被立為大妃(應指大福晉)。但孟古哲哲生前是否有大福晉的頭銜,中國學界有爭議。當代學者杜家驥依《滿洲實錄·卷七》中天命九年四月,努爾哈赫將祖陵由赫圖阿拉遷往遼陽的滿文記錄,認為她生前確實是努爾哈赤的大福晉[5]:41。
1636年5月16日,兒子皇太極登基,是為清太宗。孟古哲哲母以子貴,被追贈諡號為孝慈昭憲純德貞順承天育聖武皇后。康熙元年,改諡為高皇后,以系太祖諡,雍正、乾隆累加諡,為孝慈昭憲敬順仁徽懿德慶顯承天輔聖高皇后[4]。
Remove ads
備註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