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學生信息員制度
中国教育制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學生信息員制度是指中國的高等院校和職業教育學院等選聘學生名義上從事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服務保障情況調查、教學與管理信息收集、反饋等工作的制度。其名義上的目的是調動學生參與學校建設和管理工作,及時了解教育教學與管理服務工作信息。[1]學生信息員是學校黨政部門的耳目,是用來監視教師和其他學生的工具,是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一部分。[2][3]
沿革
总结
视角
早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就有黨委組織學生造反在學校搞生活細節的互相揭發和打小報告,開展對"反黨反社會主義的黑幫、黑線"的揭發和批判。[4]中國重點高校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之後就實行了學生信息員制度。2000年代初,中國教育部門將信息員制度普及到武漢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省級高校,做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2005年,學生信息員制度進一步擴大到層次更低的學校甚至一些中學。
2000年瀋陽農業大學學生信息員、教學督導員分別由校教務處、校長聘任,學生信息員一般由各教學班學委擔任,教務處每月要歸納整理他們所反饋的學生對學校教學工作的意見,與學校有關的及時報送學校主要領導,關於教師個人的則由教務處密封送達教師本人供其改進教學參考。[5]2004年,淮陰師範學院在每個班中選用了一名責任心強、品學兼優的學生做教學信息員,其身份不向任課教師公開,教學信息員就成了課堂教學信息實時傳遞的渠道。教學信息員經常將本人或同學們對教學的意見、建議反映給系教務秘書、教學主任或教務處,教務處及各系定期召開教學信息員會議。會議過程中,除聽取教學信息員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外,還要反饋教學信息員以前所提意見或建議的處理情況。[6]南昌大學組建學生督導信息員隊伍,其主要任務是及時收集、反饋所在學院師生對教學工作的意見要求、教師對學生學風的意見、學生對教師教風的意見,為學校和有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依據。[7]吉林大學制定了《吉林大學學生信息員工作條例》。[8]
2009年光明日報發表《構建校院兩級教學督導評價體系》一文,提出:
建立校級專家組例會和校級學生信息員例會制,及時安排和總結全校性教學督導與評估工作。[9]
2012年江西省教育廳廳長虞國慶在《學習時報》發表《社會管理視野下的高校穩定工作》一文,文章指出高校穩定事關社會穩定:
建立一支涵蓋學生、教師、教工等各層次的信息員隊伍,制定一套維穩信息收集報送制度,構建一個信息報送網絡和平台,整合網絡輿情、信訪信息等信息資源,定期分析研判穩定形勢,及時準確把握高校穩定動向和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的學生信息員由團委及學生處思想政治教育辦公室招聘,為「勤工助學」崗位,要求「具有較強的政治敏感性,政治素質高,」其工作內容是
在重要事件及重要時間點對網絡輿情進行監控,及時反饋同學們學習、生活狀況、思想動態以及對學校教學活動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反饋教師教學和教學管理活動的基本情況。[10]
復旦大學的青年研究中心曾面向全校下發一個文件,用詞隱晦,「為進一步充實學生調研員隊伍,拓寬學生信息獲取渠道,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深入開展各項調研工作,選拔、培養一批思想過硬、視野開闊、政治敏銳、能力突出的學生骨幹,復旦大學青年研究中心現面向全校各院系公開招募新一期學生調研員。」註明預備黨員,黨員優先。
美國中央情報局2010年11月的一份報告說,在中國校園信息員制度中的所謂信息員其實就是學校里打小報告的線人。報告說,學生信息員的匯報時常夾雜個人的主觀評判,這些信息員的匯報常常導致一些學生的獎學金被撤銷或者受到各種處罰。[11]
Remove ads
監督教師
學生線人也舉報教師的所謂「反動」言論。中國華東政法大學楊師群教授在博文《有同學告我反革命》中講述了學生到公安局和市教委告他講課時批評政府的遭遇。楊師群的博客說,上面已經立案偵查他。
北京大學學生信息員負責收集任課教師教學態度、教學水平、教學內容等教學過程的各環節,教書育人、教學管理、學術氣氛等等所有方面的信息,要求及時向教育處及其他相關部門反映。學生信息員參與學校組織的教育教學相關調查、研討會和信息員工作交流會等,要求填寫《北京大學本專科教學學生信息員反饋意見表》並上交教育處,每月至少一次。學生信息員由各大院系教育處統一管理。教育處負責學生信息員工作的考核,不能履行學生信息員職責的學生,教育處將終止其學生信息員的身份。學生信息員因各種原因不能完成任務的,在每學期末提出申請退出。教育處每年評選優秀學生信息員,設立最佳提案或建議獎,並頒發證書,給予獎勵。[12]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夏業良2010年11月5日在推特上發文說,他在講課時的言論被學生以「反黨反社會主義」而舉報。
浙江工業大學在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中引入學生信息員、學生會監控等各種渠道,及時反饋教育教學工作。[13]南開大學、武漢大學的校內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包括校院兩級教學督導制度和學生信息員制度,以學生信息員隊伍為基礎監控教學質量。[14][15]
Remove ads
外教被問敏感話題
學生中的線人不僅舉報本校學生和教師,也針對國際人士。一位要求不透姓名的美國青年向美國之音講述了他在中國一所高校教學時的經歷。這位美國人說,他在那所學校時,中國學生經常問一些他對台灣獨立,西藏獨立等問題的看法。他說:「我在中國教書時,班上有不少學生問問題。但總是有一兩個學生問我一些敏感話題,比如,西藏,台灣,新疆,達賴喇嘛,天安門廣場事件等。你可以感覺到有些學生就是出於好奇心,而有的學生的提問就讓人感到不舒服。」
這位要求不透露姓名的美國人說,他在課堂上有的學生非常直截了當的問他西藏是個獨立的國家嗎?他還說,有的學生試圖得到他的信任,跟他說一些贊成台灣獨立的話,後來他在校內網發現這個學生公開講的是截然相反的觀點。[11]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