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營線與布袋線、新岸三線分歧處,圖左為布袋線,中為新岸三線,柳營線在後方斜坡上爬升,之後從堤防上面通過鐵道橋橫越急水溪。
糖鐵急水溪橋
學甲線的糖鐵列車始自新營車站,於過了廠前車站後開始南轉與布袋線分歧,越過急水溪後沿途行經柳營、下營與學甲等地,而在終點的學甲車站與隆田線(嚴格來說為北門線)相接[3][2]。而廣義的學甲線沿途車站(含旗站)如下[註 3]:
更多資訊 狹義路線, 車站名稱 ...
狹義路線 |
車站名稱 |
行政區 |
營運起迄 |
備註
|
布袋線 |
新營車站 |
臺南市新營區 |
1909年5月20日-1979年 |
為布袋線起點,往北可接烏樹林線的北新車站。
|
廠前車站 |
臺南市新營區 |
1919年11月14日-1979年 |
|
柳營線[註 4] |
果毅後旗站 |
臺南市柳營區 |
|
柳營線終點,從這裡分出專用線果毅後線[註 5]、新副廠線(通往新營副產加工廠)[註 6],該路線上有柳營車站供新副廠員工上下班[2]。
|
學甲線 |
八老爺車站 |
臺南市柳營區 |
?-1979年 |
為有一小型平頂水泥磚造候車室的車站[2]。
|
大內旗站 |
臺南市柳營區 |
|
糖鐵在這裡分出專用線大內線,觀光列車八翁線與此路線重疊,但只到營長牧場的新八老爺站[2]。大內線之後會行經柳營、六甲、官田與大內等地區[1]。
|
鐵線橋車站 |
臺南市柳營區 |
?-1979年 |
招呼站
|
十六甲車站 |
臺南市下營區 |
?-1979年 |
該站以北有龜仔港大排,原有鐵道橋在2001年9月因納莉颱風受損,2002年拆除[2],尚保留一候車室與行車室。招呼站。
|
新興車站 |
臺南市下營區 |
?-1979年 |
在下營國中斜對面所設的臨時月臺,供學生通學之用[2]。
|
下營車站 |
臺南市下營區 |
?-1979年 |
在下營區中正南路上,為學甲線上的大站,1997年因開通中正南路而拆除站房與月臺[2]。下營站附近曾分出一條專用線茅港尾線通往下營的中營里,後因線路運送的原料不足而廢除,後來有部分路基成為後來的臺19甲線[2]。
|
大埤寮車站 |
臺南市下營區 |
1954年-1979年 |
招呼站。為一座候車室站房,在南56-1入大埤寮仔聚落的路旁,目前結構完好,但後牆被充當為豬圈圍牆。
|
大屯寮車站 |
臺南市下營區 |
?-1979年 |
招呼站。站房於2002年拆除,原貌與八老爺車站類似[2]。學甲線鐵道在此站後與174縣道平行,鐵道在北[2]。
|
瓦寮車站 |
臺南市學甲區 |
?-1979年 |
招呼站。外觀與大埤站一樣的候車室站房,鐵道在與174線道交叉轉入瓦寮部落行經瓦寮車站後,於出庄後變成在174縣道南方[2]。在這附近學甲線分出一條專用線北學甲線通到急水溪,而這段路線原本是學甲線正線,之後學甲縣正線改為新增之山寮到學甲的線路[2]。
|
山寮車站 |
臺南市學甲區 |
?-1979年 |
招呼站。外觀與大埤站一樣的候車室站房,在174縣道上。
|
學甲車站 |
臺南市學甲區 |
?-1979年 |
在學甲區中華路上,站房在學甲線停駛後不久便拆除[2]。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