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樂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安樂邨原名為「新武官胡同」,位於當時天津英租界馬廠道(Race Course Road)(今和平區馬場道與桂林路交口)的一處三幢聯排式公寓住宅,建於1933年,目前為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1],並作為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築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歷史
安樂邨原名「新武官胡同」,始建於1933年,地處原天津英租界馬廠道(Race Course Road)和香港道(Hong Kong Road)之間,格拉斯哥道(Glasgow Road)東側(今馬場道與睦南道之間,桂林路東側),由義大利鮑乃第建築師事務所的義大利建築師保羅·鮑乃弟設計,原本是英國天主教會首善堂投資建造,當時租給英國武官居住,因此得名,1953年改為「安樂邨」至今。安樂邨現為居住、辦公、商業用房共同混合使用,為天津市、區、縣三級文物保護單位。[3][4]
建築

安樂邨位於馬場道與桂林路交口,共有三幢聯排式公寓住宅,呈「品」字形分布,這種形式在建築傳統上被稱為「橫八所」。建築占地總面積約為76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為9300平方米,其中,平行於馬場道一側的馬場道98號至112號的聯排式公寓住宅為南北向三層,並設有8個門,另外垂直於睦南道的安樂邨1號至19號和安樂邨2號至20號兩幢聯排對稱式公寓住宅為東西向二層,共設有10個門。這三處建築均為由分戶單元聯排組成的磚木混合結構樓房帶地下室,安樂邨住宅每戶的前後設有獨門的小院。建築外立面為清水磚牆,正立面部分為混水抹灰。頂部為坡屋頂,瓦屋面。建築每戶的主入口的門和建築二層的窗均為以西班牙半圓拱花飾裝飾的拱券式設計。其中,窗間裝飾有具有支撐作用的絞繩柱。建築外部出挑下以雕花狀牛腿支撐的陽台。建築內部房間的設置齊全,暖衛設施較為完備,此外,建築內部還設有至今保持著良好的使用功能的木樓梯、木地板和木門窗。安樂邨三幢建築工整且流暢,總體上是一處具有義大利古典式和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和折衷主義建築特徵的聯排式公寓住宅。[5]
Remove ads
名人故居

安樂邨作為當時天津比較知名的居住區曾有大量名人特別是名醫居住於此:
參考文獻
- 《天津老街道》,天津市和平區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