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倍氏 (奧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安倍氏(日語:安倍氏あべ し)是日本平安時代陸奧國(又稱奧州)的一支豪族。家祖是安倍忠賴。

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認為,安倍氏是俘囚長(即在俘囚中由大和朝廷權力任命的有力者)。在文獻記載中,《康平七年太政官符》中寫有「故俘囚首安倍賴時」的字樣。

安倍氏通過婚姻等手段擴大勢力,在安倍賴時(安倍忠賴之孫、安倍忠良日語安倍忠良之子)的時代(11世紀中葉)達到鼎盛。安倍氏以奧六郡(今岩手縣內陸地區)為據點,其影響力擴展至糠部(今青森縣東部)至亘理伊具(今宮城縣南部)等廣大區域。據宮廷貴族平范國所撰寫的日記《范國記》於長元九年(1036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的記載,有一則關於被認為是安倍賴時之父的「安倍忠好(良)」在同日就任為陸奧權守的記述,從中可以看出,在前九年之役爆發前僅約十五年,安倍氏在陸奧國中已被國家重用。安倍賴時的次子安倍貞任自稱「廚川次郎」,以廚川為根據地,負責統治岩手郡。岩手郡被認為是通往北方和閉伊地區交流的要地,長子因雙目失明,實質上作為長子的貞任被安排到岩手郡任職。另外,考慮到貞任的兄弟並未被安排在斯波郡和稗貫郡,可推測包括這兩郡在內的奧六郡北部三郡很可能由貞任所管轄。此外,前九年之役的戰鬥幾乎集中在奧六郡以南的磐井郡,戰場的柵與地名也多見於磐井郡,因此認為該郡也處於安倍氏的勢力範圍之內。

安倍氏的主要柵堡分別為廚川柵(位於雫石川北岸)、黑澤尻柵(位於和賀川北岸)與鳥海柵(位於膽澤川北岸),與9世紀時志波城建於雫石川南岸、膽澤城建於膽澤川南岸的格局相對。這表明,如果將河川視為防線,9世紀時的城柵是為防備北方的蝦夷而建,而11世紀安倍氏的柵堡則是為警惕來自南方的國府等勢力而建。根據對鳥海柵遺址的發掘調查,安倍氏的柵與膽澤城及其延續系統中的膽澤城司、鎮守府將軍等官署館舍明顯不同,被認為是以古代聚落中的地方有力者的宅邸為基礎而形成的。

後來,賴時與朝廷發生對立,進而爆發與源賴義率領的官軍之間的「前九年之役」。賴時在戰事中途戰死,其子安倍貞任繼承其位,但在仙北的俘囚首領出羽清原氏日語出羽清原氏多次響應源賴義的請求出兵參戰之後,安倍氏難以支撐,最終戰敗,貞任戰死,安倍氏從此失勢。賴時的三子安倍宗任和五子安倍正任分別被流放至伊予(後轉至筑前宗像)和肥後。此外,賴時之女有加一乃末陪日語有加一乃末陪原為亘理(今宮城縣亘理町)豪族、因倒向安倍氏而敗亡的藤原經清之妻,後改嫁給清原武貞日語清原武貞,其子(即後來的藤原清衡)也被武貞收養為義子。清原氏繼承安倍氏的地位,但在「後三年之役」中滅亡,清衡繼承其地位,奠定奧州藤原氏的興盛基礎。

位於北上市的國見山廢寺建於10世紀中葉,據推測其發展與安倍氏有關[1][2][3]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