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大略省行政區劃
区域行政概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加拿大安大略省轄有52個上層自治體其中又分為49個普查區。這些行政區可分為三個類別:11個單層次自治體(包括10市、1自治體)、30個上層次自治體(包括18縣、4聯合縣、8個地區)和10個區。自治體、縣、地區、區之間的區別體現在對居民的服務上。
有見於安大略省的面積廣大,省內不同地區的居民亦無可避免會對省政府有不同訴求。省政府也明白不可能將同一套地區行政模式應用於全省,因此不同年代的省政府於不同地區實施了不同的地區行政模式,以迎合各地區特有的需求。這也造就了今時今日安省有多種地方行政區的局面。
在某些情況下,地方行政區在更換行政模式後仍保留其舊有名稱。舉例說,牛津縣現時是一個地區自治體,而哈爾迪曼德縣、諾福克縣和愛德華王子縣現時則是單層次自治區,但該四個地方行政區的名稱仍保留「縣」一詞。
Remove ads
上層自治體級劃地圖和普查區
安大略省分區地圖如下:
Remove ads
上層自治體級行政區

縣(county)向其居民提供的服務相對於地區自治體為少。縣政府的主要責任包括建造和維修縣內的交通要道、提供醫療和社區服務、以及規劃縣轄土地用途。縣內的其他地區行政事務多由較低層次的行政體(如市、鎮或村等)提供。
某些縣的人口與地區自治體相若,但那些縣的人口密度通常較後者為低。部分主要城市(如倫敦、京士頓和溫莎)也是位於縣的範圍以內,但還未進展成大型都會區,因此並未與多倫多或渥太華般被升格為單層次自治市。
部分市鎮的人口及格局未足以令其升格成地區自治體或單層次自治市,但仍足以佔用其所屬縣政府的大部分資源。為確保縣政府能提供足夠資源予縣內較小的社區,那些較大的市鎮於行政事務上脫離縣政府,但在人口普查中仍被當成縣的一部分。這些市鎮統稱為分割行政區(separated municipalities)。
此地方行政區界別只於南安省出現。

地區自治體(regional municipality),簡稱地區(region),向其居民提供的服務相對於縣為多,當中包括:建造和維修區域內的交通要道、公共運輸、警力、食水供應、污水及廢物處理、醫療和社區服務、以及規劃地區土地用途。地區的都市化程度通常較縣為高。如果一個行政區的大部分人口都是居住在都市化地段,而沒有單一城鎮佔區內人口的壓倒性多數,此行政區便有可能被改組成地區自治體。如縣一般,此地方行政區界別只於南安省出現。
雖然牛津縣和穆斯科卡區的英文名稱並非「regional municipality」,但根據《安大略省2001年地方行政法案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這兩個行政區均被界定為地區自治體。
安省過去還有另外五個地區自治體,如下:
Remove ads

單層次自治區是直屬安大略省的行政區,相當於獨立市。對上不設縣或地區自治體,對下不設其他行政區劃。單層次自治區是由地區自治體或縣轄下各市鎮的政府併整而成。此地方行政區界別只於南安省出現。

區(district)是安省北部的主要地方行政區。由於該帶地大人稀,設立如縣或地區自治體般的機關並不合乎成本效益,因此區基本上是沒有任何地方行政功能。區以下也可能設有市、鎮和鄉等行政架構,但其轄區大部分也沒有組成地方政府。區內的服務主要由市鎮政府、地區服務局或直接由省政府提供。
於1973年成立的薩德柏立地區曾經是安省北部唯一一個縣或地區自治體;該地區改組後於2001年成為大薩德柏立市。
基層社區
基層社區有市、鎮、村等。詳細列表參見List of communities in Ontario。
外部連結
- Municipal Government in Ontario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安大略省政府網站 各種地方行政區簡介
- Population for Ontario Counties & Districts (Statistics Canad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