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志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志藩
Remove ads

安志藩(日語:安志藩あんじはん Anji-han */?)是日本播磨國宍粟郡安志的[註 1]享保元年10月12日(1716年11月25日)創藩,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廢藩,石高是10,000石,藩廳是安志陣屋,藩校日語藩校創建於享保3年(1718年),最初稱為學問所,弘化元年(1845年)改稱為明倫堂,人口在明治2年(1869年)時是2,596戶10,037人[2][3]

快速預覽 安志藩, 日語漢字 ...

武家屋敷日語武家屋敷方面,江戶藩邸日語江戸藩邸上屋敷在享保年間時位於本鄉,安永至明治年間則是小石川富坂下,下屋敷在安永年間(1772年至1781年)時位於本鄉追分日語追分文久年間(1861年至1864年)時位於目白台,明治年間時則位於小石川丸太橋[2][4][註 2]藏屋敷位於常安橋日語常安橋[1]

Remove ads

歷史

享保元年9月6日(1716年10月20日),年僅6歲的豐前中津藩藩主小笠原長邕日語小笠原長邕死去[7],雖然一度被改易,不過念在祖上有功(小笠原秀政小笠原忠脩均在大坂夏之陣中戰死),因此江戶幕府在同年10月12日(11月25日)下賜10,000石予長邕之弟小笠原長興日語小笠原長興,安志藩正式成立,領地是宍粟郡18村、佐用郡10村以及赤穗郡18村[2]

享保15年3月29日(1730年5月15日),長興雖然以多病為由上書交還領地,不過未獲批准,反而獲准收養子。同年6月10日(1730年7月24日),長興以豐前小倉藩藩主小笠原忠基日語小笠原忠基次子為養子,同年12月11日(1731年1月18日)長興出家後由其繼位,即小笠原長逵日語小笠原長逵明和9年3月8日(1772年4月10日),長逵三子小笠原忠苗日語小笠原忠苗成為豐前小倉藩藩主小笠原忠總日語小笠原忠総的養子。天明7年(1787年),安志藩出兵鎮壓在播磨林田藩爆發的百姓一揆寬政6年5月20日(1794年6月17日),藩主小笠原長為日語小笠原長為次子小笠原忠固日語小笠原忠固成為忠苗的養子[2][8]

安政2年(1855年)5月,安志騷動爆發,約20名藩士集體脫藩。同年12月28日(1856年2月4日),安志藩奉幕府之命興建皇居,直至安政4年(1857年)完工。萬延元年11月6日(1860年12月17日),豐前小倉藩藩主小笠原忠嘉日語小笠原忠嘉死去,由於沒有嗣子,因此由安志藩藩主小笠原忠幹日語小笠原忠幹繼任,安志藩則由忠幹嫡子小笠原貞孚日語小笠原貞孚繼承。文久3年5月27日(1863年7月12日),安志藩奉命派兵至大坂戒備[2][8]

元治元年10月1日(1864年10月31日),貞孚率兵前往小倉參與第一次長州征討,其後在慶應元年5月21日(1865年6月14日)也參與了第二次長州征討。慶應2年6月17日(1866年7月28日),安志藩與奇兵隊交戰,並且在同年8月1日(9月9日)敗走至肥後國大津[註 3]。慶應3年11月3日(1867年11月28日),抱病的貞孚派重臣前往京都向新政府表示恭順。鳥羽伏見之戰爆發後,安志藩奉命駐守於飾磨津。慶應4年4月20日(1868年5月12日),貞孚謁見天皇,其後在4月26日(5月18日)上洛,並且宣誓勤王[2][10]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廢藩置縣[3]

Remove ads

歷任藩主

更多資訊 家名(日語:家名), 家格 ...

領地

更多資訊 令制國, 郡 ...

註解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