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樂區
臺灣基隆市的市轄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安樂區(臺灣話:An-lo̍k-khu)位於臺灣基隆市西北部,區內人口約8萬人,為基隆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境內有情人湖、老大公廟、大武崙砲臺等觀光景點,其中大武崙砲臺屬於國定古蹟之一。
Remove ads
歷史
安樂區涵蓋清治時期的大武崙庄、蚵殼港庄、港口庄等地區。日治昭和16年(1941年),該區內改制為觀音町、寶町、西町、大武崙大字等。1942年各町及大字改置區會,而後合併為第四區。
二戰後,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原基隆市第四區於民國35年(1946年)改稱為安樂區,以「安居樂業」之意取名。民國69年(1980年),基隆市政府於七堵區鶯歌石興建國民住宅(即今安樂社區),鶯歌石及附近的港口地區人口激增。民國71年(1982年)11月,安樂區行政大樓於七堵區鶯歌石竣工。民國77年(1988年),基隆市政府調整全市行政區劃,將原屬七堵區的鶯歌石及港口兩地區劃歸安樂區管轄,同時將原屬安樂區的西華、西榮、西定、西康、德和、德安、中和等7里劃歸中山區;安樂區公所於該年3月1日始遷入辦公,安樂區圖書館同時開館營運。
人口
根據基隆市政府民政處統計,2024年底安樂區戶數約3.5萬戶,人口約8萬人,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內寮里與樂一里,2024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6,275人與677人[1];人口密度最高與最低的里分別是武崙里與中崙里,2024年底兩里人口密度分別為每平方公里26,795人與598人[2][1]。
安樂區歷年人口變化(1981年-2030年)[3]
![]() | 由於已知的技術原因,圖表暫時不可用。帶來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
Remove ads
政治
參考資料:[4]
Remove ads

安樂區公所是基隆市政府在安樂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基隆市政府。區長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及秘書之下,設有4課1室等5個內部單位及1名人事管理員[5]。安樂區為基隆市第五選區,在基隆市議會31席市議員中,安樂區共選出7席區域市議員(不包括平地原住民議員)[6]。
安樂區的行政區劃轄有新西里、西川里、永康里、七賢里、定國里、定邦里、慈仁里、干城里、樂一里、安和里、四維里、嘉仁里、三民里、壯觀里、五福里、長樂里、鶯歌里、鶯安里、六合里、興寮里、外寮里、內寮里、中崙里、武崙里、新崙里等25個里,共計647鄰[2]。
教育
- 基隆市立建德國民中學
- 基隆市立武崙國民中學
- 基隆市立安樂國民小學
- 基隆市立西定國民小學
- 基隆市立長樂國民小學
- 基隆市立隆聖國民小學
- 基隆市立武崙國民小學
- 基隆市立建德國民小學
交通
- 中華郵政基隆大武崙郵局(基隆26支)
- 地址:基隆市安樂區基金一路131-24號
- 郵遞區號:20445
- 中華郵政基隆樂利郵局(基隆18支)
- 地址:基隆市安樂區樂利三街261號
- 郵遞區號:20447
- 中華郵政基隆安樂路郵局(基隆21支)
- 地址:基隆市安樂區安樂路二段132號
- 郵遞區號:20448
旅遊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