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基隆市 (州轄市)

臺灣日治時期1924至1945年之行政區劃,1924年由基隆郡基隆街改制隸屬台北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隆市 (州轄市)
Remove ads

基隆市(日語:基隆市基隆市きいるんし Kīrun shi */?)是臺灣日治中後期(1924年1945年)設置的州轄市,隸屬於臺北州,由基隆街升格而來。管轄範圍包含今基隆市中山中正仁愛信義等區全域,以及安樂區大部分轄域。

Thumb
基隆市地圖(1926年)
Thumb
基隆市街圖(1933年),已實施町名改正
Thumb
基隆義重町,今義二信二路口。
Thumb
基隆市哨船頭的廟會
Thumb
1930年代的基隆車站前,其中建築為大阪商船會社基隆支店與基隆港
快速預覽 基隆市 きいるんし, 國家 ...
快速預覽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漢字 ...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基隆市在1924年12月25日由基隆街升格成立,此時下轄20個大字,包含基隆大沙灣社寮八斗子深澳坑田寮港大水窟石硬港獅球嶺蚵殼港大武崙大竿林內木山外木山仙洞牛稠港基隆嶼花瓶嶼棉花嶼彭佳嶼。1931年10月1日,基隆市實施町名改正,劃分為28町與11大字[1],轄域如下:

  • 大字:大水窟、八斗子、深澳坑、大武崙、大竿林、外木山、內木山、基隆嶼、花瓶嶼、棉花嶼、彭佳嶼等大字[2][3]

大事記

  • 1928年,台北、基隆縱貫公路舉行開通典禮。
  • 1929年,成立總督府水產試驗所
  • 1931年,田寮港運河開通,市區街名改換日式町名。 
  • 1934年,正濱漁港竣工。基隆港合同廳舍(今海港大樓)落成。
  • 1935年,完成橫跨「八尺門水道」的基隆橋(今和平橋)。
  • 1937年,北部火力發電所(後北部發電廠)興工,台灣船渠株式會社(今台船基隆廠)成立。
  • 1939年,北部火力發電所完工,是日本也沒有的最新式大型火力發電廠。

教育

初等教育

1941年3月,日本發布國民學校令,將小學校公學校蕃人公學校一律改稱為國民學校

小學校

  • 基隆尋常高等小學校→基隆國民學校(今銘傳國中
    Thumb
    基隆第一尋常小學校(今基隆市仁愛國小),攝於1921年
  • 基隆第一尋常小學校→雙葉尋常小學校→雙葉國民學校(今仁愛國小
  • 基隆第二尋常小學校→日新尋常小學校→日新國民學校(今中正國小
  • 基隆第三尋常小學校→仙洞尋常小學校→仙洞國民學校(今仙洞國小
  • 真砂尋常小學校→真砂國民學校(今正濱國小

公學校

  • 基隆第一公學校→壽公學校→壽國民學校(今信義國小
  • 壽國民學校曙分教場(今成功國小
  • 基隆第二公學校→寶公學校→寶公國民學校(今安樂國小
  • 基隆第三公學校→八斗子公學校→八斗子國民學校(今八斗國小
  • 基隆第四公學校→瀧川公學校→瀧川國民學校(今南榮國小
  • 昭和公學校→昭和國民學校(今中山國小

中等教育

中學校

高等女學校

實業(補習)學校

設施

醫療機關

  • 府立基隆醫院(今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前身)
  • 州立基隆婦人病院
  • 市立港東醫院(今基隆市立醫院前身)
  • 市立仁療院
  • 基隆陸軍病院
  • 基隆博愛醫院
  • 財團法人台北仁濟院基隆診療所

郵局

  • 基隆郵便局
  • 波止場郵便出張所
  • 濱町郵便出張所
  • 岸壁出張所

圖書館

  • 基隆市立基隆圖書館

警察設施

名勝舊蹟

歷任首長

市尹

更多資訊 任次, 肖像 ...

參考資料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