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宜川路街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宜川路街道map
Remove ads

宜川路街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普陀區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1]面積2.2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8.96萬人(2009年6月底)。

快速預覽 宜川路街道, 國家 ...

歷史

宜川的歷史始於清乾隆年間,當時有浦東趙姓村民至寶山縣依仁鄉趙園浜(趙家花園)定居,從事菊藝種植,後當地漸成村落。[2]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當局設立彭浦廠,宜川就在境內。宣統二年(1910年)屬江蘇省寶山縣彭浦鄉。1927年後先後劃歸上海特別市彭浦區、滬北區、江蘇省寶山縣大場區花園鄉。[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境內的中山北路以北地區隸屬於大場區第三辦事處。1954年,中山北路以南地區隸屬於上海市普陀區人民委員會交通西路辦事處。1956年3月,宜川新村辦事處由寶山縣劃歸普陀區[3][4]。同年8月,宜川新村辦事處與交通西路辦事處合併為宜川路辦事處。1957年中山北路以南地區再次劃出宜川路辦事處,同時宜川路辦事處恢復舊名宜川新村辦事處。1958年宜川新村、甘泉新村、交通西路三辦事處合併,1959年1月,命名為宜川新村街道辦事處。1982年甘泉新村劃出成立甘泉新村街道[2]

1996年1月3日,上海市委書記黃菊,市委副書記陳至立,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金炳華,副市長夏克強等視察宜川新村街道敬老院。1996年8月1日,上海市委副書記王力平來到宜川新村派出所慰問公安幹警[5]

1997年7月(一說1999年6月[2]),撤銷宜川新村、中山北路街道,建立宜川路街道[6]。一說合並於1999年8月[7]

Remove ads

設施和住宅

轄區內的宜川新村是一個工人新村,始建於1952年。距離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個工人新村曹楊新村開建時間僅相隔一年[8]

1986年,原趙家花園一帶興建了宜川公園[9]

位於宜川路上的宜川百貨商場、宜川菜場和藝華服裝工場於1993年合併為宜川購物中心,總面積達9500平方米,1995、1996年,連續兩年納稅超過百萬元。1996年,被評為上海市級優秀企業。不過宜川購物中心於21世紀初倒閉[10]

1993年擴建的宜川食品商店一度為宜川新村最大的食品商店,後更名為上海市第七食品商店[11]

洛川路農貿集市一度是普陀區佔地最大的露天集市,2001年12月28日,洛川路農貿集市被全部拆除,原集市上的個體攤主被安置在宜川路洛川路口新建的宜川農貿市場繼續經營[12]

宜川飯店位於宜川路36號,始建於1956年3月17日。前身為宜川合作食堂。1974年所在地成為六層樓房[13]

其他還有宜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市洛川學校宜川路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宜川路街道圖書館等設施[14]

Remove ads

道路

宜川路延長西路滬太路驪山路華陰路洛川路等道路途徑宜川路街道。宜川路街道境內的一些道路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興建宜川新村時闢築,一般以陝西省的城市、山嶺和河渠名命名[15]

行政區劃

宜川路街道下轄以下居委會:[16]

宜川四村社區、​趙家花園社區、​華陰路社區、​泰山一村社區、​泰山二村社區、​泰山宅社區、​平江社區、​大洋新村社區、​光新村社區、​農林村社區、​香溢花城社區、​振華社區、​中遠兩灣城第一社區、​中遠兩灣城第二社區、​中遠兩灣城第三社區、​中遠兩灣城第四社區、​宜川六村第一社區、​宜川六村第二社區、​宜川三村第一社區、​宜川三村第二社區、​宜川一村第一社區、​宜川一村第二社區、​宜川二村第一社區和​宜川二村第二社區。

參考資料

外部鏈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