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宮津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宮津藩(日語:宮津藩/みやづはん Miyazu-han */?)是日本丹後國與謝郡宮津的藩[註 1],元和8年8月12日(1622年9月17日)創藩,寬文6年5月3日(1666年6月5日)廢藩,寬文9年2月25日(1669年3月26日)再次創藩,延寶8年6月26日(1680年7月21日)再次廢藩,延寶9年2月25日(1681年4月13日)第三次創藩,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廢藩置縣[2]。
石高在高峰期達90,000石,明治維新時實高是70,720石,藩廳是宮津城,藩校是文政元年(1818年)2月創立的禮讓館,明治2年(1869年)時改稱文武館,同年的人口是4,704戶20,356人[2][1]。武家屋敷方面,本庄松平家時期江戶藩邸上屋敷曾經設於小川町、一之橋外、筋違橋內、大名小路以及虎門內,向屋敷位於駿河台,下屋敷則位於下谷、本所石原、大久保和東大久保[註 2][5]。京屋敷位於上生洲町[註 3][6]。
Remove ads
歷史
元和8年8月12日(1622年9月17日),原本領有丹後一國的京極高知死去,按江戶幕府命令或高知遺願,丹後一分為三,長子京極高廣繼承其中的78,200石,並且以宮津城為居城,從而創立宮津藩。承應3年4月23日(1654年6月8日),高廣之子京極高國雖然繼任為藩主,不過在寬文6年5月3日(1666年6月5日)由於與高廣不和,加上施行惡政而被改易,宮津藩的領地也變為幕府領[2],由生野代官所負責管治[7]。
寬文9年2月25日(1669年3月26日),永井尚征從山城淀藩以73,600石入主宮津,自此歷任藩主均是譜代大名。延寶2年正月10日(1674年2月15日),尚征之子永井尚長接任為藩主。延寶8年6月26日(1680年7月21日),尚長在增上寺被志摩鳥羽藩藩主內藤忠勝刺殺,永井家由於沒有繼嗣而被改易。延寶9年2月25日(1681年4月13日),阿部正邦從武藏岩槻藩以73,600石入主宮津。元祿10年2月11日(1697年3月3日),正邦轉封至下野宇都宮藩,相對地奧平昌成則從宇都宮藩以90,000石入主宮津。正德4年4月4日(1714年5月17日),宮津藩爆發全藩一揆[2][7]。
享保2年2月11日(1717年3月23日),奧平昌成轉封至豐前中津藩,宮津改由青山幸秀從信濃飯山藩以48,000石入主。延享元年10月30日(1744年12月3日),幸秀之子青山幸道繼位。寶曆8年12月27日(1759年1月25日),幸道轉封至美濃郡上藩,松平資昌則從遠江濱松藩以70,000石入主宮津。寶曆11年11月27日(1761年12月22日),出羽鶴岡藩藩主酒井忠寄七子作為資昌養子而繼位,即松平資尹。明和2年9月16日(1765年10月30日),上總大多喜藩藩主松平正溫三子作為資尹養子而繼位,即松平資承。天明4年7月2日(1784年8月17日),資承新田分知350石予其弟村上常福。文政5年12月13日(1823年1月24日),宮津藩再次爆發一揆[2][8][9]。
慶應2年7月25日(1866年9月3日),藩主松平宗秀在第二次長州征討擔任總督補佐時由於擅自釋放長州藩藩士而被下令蟄居[2]。鳥羽伏見之戰爆發時,宮津藩作為幕府軍參戰,戰後被視為朝敵,並且被禁止進出京都九門。慶應4年5月23日(1868年7月12日),宮津藩才正式獲赦免,宮津藩作為藩雖然再沒有在戊辰戰爭出兵,但是部分藩兵則在北越戰爭和會津戰爭中參戰。慶應4年9月1日(1868年10月16日),藩主松平宗武獻上金二萬兩作為東京行幸的費用,宮津藩因此獲新政府軍下賜紙幣二萬兩[10]。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廢藩置縣[11]。
Remove ads
歷任藩主
Remove ads
領地
註解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