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富錦要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富錦要塞或稱富錦要塞群[1]:89,位於今黑龍江省富錦市,是侵華日軍東北要塞群之一。
1934年起,關東軍在滿洲國與蘇聯、蒙古人民共和國邊界地區,開始修建一系列要塞。東、西兩線之間,設立鳳翔、富錦要塞。1938年開始修建富錦要塞[2]:59,主體工程大約在1943年至1944年竣工。1945年,日本投降,日軍撤離,配套工程尚未完成[3]。
要塞建築
富錦要塞是一個正面寬35公里、縱深12公里的防禦區,擁有一條5.5公里的反坦克壕,兩個扇形防區。防區內有165個交塹壕相連的火力點。共擁有20多條軍用公路、4個飛機場。要塞的永久陣地分為甲、乙兩個陣地。兩個陣地均修建了大理的工事碉堡、掩蔽部、指揮所、觀察所、地下工事[1]:90。
甲陣地位於富錦市東南方的烏爾古力山。烏爾古力山北臨松花江,位於三江平原中心,是平原上唯一一座高峰,海拔545米。烏爾古力山修建的軍事工事又被稱為北滿日軍的「陸路航空母艦」[1]:90。甲陣地從1942年開始修建,工程大致分三部分:一、可通行汽車的盤山道;二、山洞,主要山洞全部打通,有照明、通風設施,汽車可通行[2]:59;三、108座[3]各類明暗碉堡[2]:59。日軍撤退前,從洞內向洞外回填沙石,用水泥澆灌封閉,再回填沙土,並植樹種草,使要塞建築與山體渾然一體[3]。
乙陣地位於原富錦縣城南的扶桑台地[2]:59,今富錦市市區的南部,主要作用是阻擋蘇軍從松花江登陸進攻[1]:90。5.5公里的反坦克壕是最主要的建築,上寬7米、下寬3米。由於城區發展,原有工事大部分已無存[2]:59。
Remove ads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