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侵華日軍東北要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侵華日軍東北要塞(日語:関東軍国境要塞),或稱東方馬其諾防線(日語:東洋のマジノ線)、侵華日軍東北要塞群關東軍要塞[2]:58滿蒙防線,是九一八事件後,日本關東軍占領中國東北地區(日本當時將其稱為「滿蒙」)期間,在滿洲國蘇聯蒙古人民共和國邊境附近,針對蘇聯所修建的一系列軍事要塞的總稱。[3]

快速預覽 侵華日軍東北要塞,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要塞群東起今吉林省琿春市,中經黑龍江省,西至內蒙古自治區[2]:58。由於防線浩大和堅固程度堪比法國馬其諾防線,故又有「東方馬奇諾防線」之稱[4]。2006年,黑龍江省境內的東寧要塞虎頭要塞勝山要塞以「侵華日軍東北要塞」之名,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

Remove ads

介紹

修建

1934年5月12日,大日本帝國陸軍關東軍司令部下達了《關作第589號命令》,確定在滿洲國蘇聯蒙古人民共和國邊境沿線實施「築城工程」,由此拉開修建東北軍事要塞群的大幕。[6][7]

直到1945年,日軍為修築要塞,誘騙、強征中國勞工320多萬人。用十餘年在今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的邊境地帶上建設了至少十七個、以永久陣地為核心的國防工事[2]:58,約八萬個永備工事[6]。總長約1000多公里[2]:58。另有數以千計的永久性地下倉庫電站、通信樞紐部、給水站等附屬軍事設施和大量二、三線一般陣地和野戰陣地及軍用機場、軍用鐵路公路[8]

蘇聯軍事歷史研究界對關東軍要塞數量說法為十七個。1966年出版,Л·Н·弗諾特欽科上校根據蘇聯國防部檔案館資料編寫的《遠東的勝利》一書,指出日軍在「滿洲邊境地區共建立了十七個築壘地域」。書中標註的築壘名稱,分別是:慶興築壘、琿春築壘、東興築壘、東寧築壘、綏芬河築壘、密山築壘、虎頭築壘、饒河築壘、松花江築壘、富錦築壘、興山築壘、孫吳築壘、黑河築壘、海拉爾築壘、滿洲里築壘、阿爾山築壘、張家口築壘。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界沿用蘇聯方面的觀點[9]。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研究者提及的十七處要塞群,分別是:琿春(五家子)東寧綏芬河鹿鳴台觀月台虎頭廟嶺半截河霍爾莫津(勝山)黑河璦琿法別拉富錦鳳翔海拉爾烏奴耳阿爾山[2]:58。關東軍定義的國境要塞僅十四個,富錦、烏奴耳、阿爾山要塞不在其中[9]

由於該工程之浩大和堅固程度堪比法國馬其諾防線,故被譽為「東方馬其諾防線」(日語:東洋のマジノ線)。[3][10]

Remove ads

戰火

1945年4月,納粹德國宣布投降,二戰歐洲戰場結束後,蘇聯開始著手對日作戰的準備。1945年7月下旬,東北抗聯教導旅指戰員從蘇聯潛入中國東北境內進行戰前偵察,他們將日軍17個要塞及中蘇邊境上三道防線製成圖表,幫助蘇聯紅軍總攻中國東北。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從東、西、北三線進軍中國東北。8月9日凌晨,在中國東北抗日聯軍配合下,蘇聯紅軍向侵華日軍東北要塞中的虎頭要塞、東寧要塞同時展開猛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但殘餘日軍因通訊問題並未獲知,依舊負隅頑抗,甚至認為蘇聯派去的使者和勸降是「詭計」。[7]1945年8月22日,在長春關東軍演習場,關東軍山田乙三司令官率97名將領向蘇軍投降。[11]8月26日,虎頭要塞被攻克;8月30日,東寧要塞中的殘餘日軍投降。[12]

研究、開發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界在1990年代開始對侵華日軍東北要塞進行學術研究。其中,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在1999年開始學術研究[2]:58。現時部分要塞已被改建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3]國家森林公園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寧要塞

東寧要塞,位於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東寧鎮。是要塞群中最著名的要塞之一,它北起綏陽鎮北閻王殿,南至甘河子,正面寬110多公里,縱深達50多公里[14]亞洲最大的地下軍事要塞,在這個要塞里,配備了完備的軍事設施軍用後勤保障體系,其中包括飛機場11個,永久性工事400多處,野戰炮陣地45處,為了建設這個要塞,共17萬名勞工參加了修建,包括日本關東軍從中國山東河北吉林榆樹等地招募的勞工,和中國戰俘。他們受到了很差的待遇,每天都有十幾個至幾十個勞工死於非命。[15]

虎頭要塞

虎頭要塞,位於黑龍江省虎林市虎頭鎮虎頭山,面臨烏蘇里江,與蘇聯的達利涅列欽斯克市隔江相望。被侵華日軍稱為北滿永久要塞[16],也是要塞群中最著名的要塞之一,其著名於在此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戰:虎頭戰役。要塞於1934年開始建設,並於1939年竣工,要塞內日軍部署了「第四國境守備隊」,用作預防蘇聯紅軍進攻。[17]

孫吳勝山要塞

勝山要塞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孫吳縣周邊小興安嶺低山丘陵區,距孫吳縣城40公里[18],該要塞北起黑龍江邊,西至三岔河,南隔遜別拉河。總面積約138平方公里,防禦縱深10至60公里。[19]

其它

慰安婦問題

日軍在要塞群附近強征慰安婦,她們被監禁在要塞群中某些要塞的軍事禁區中,令她們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並在某些要塞建立慰安所。其後日軍為了達到慰安婦的避孕目的,又給那些慰安婦服用「606」試劑,這種藥令受害婦女終身不能生育。[13]僅東寧要塞內就發現了39處「慰安所」遺址,有些遺址保存完整。而孫吳要塞附近的「慰安所」規模屬國內罕見。[20]

強征、屠殺勞工

為修築要塞,日軍誘騙、強征中國勞工320多萬人。因要塞修築屬於高度機密,日軍為了保密在工期結束後將勞工分期分批集體槍殺。[20]

參考條目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