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寨子圪旦遺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寨子圪旦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窯溝鄉荒地村東北約1.5公里,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2006年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8年,因建設萬家寨水利樞紐,需要對淹沒區進行全面的考古調查和發掘。鄂爾多斯博物館在窯溝鄉小魚溝隧道穿越的「寨子圪旦」山頭頂部發現了古遺址,隨後進行了搶救性試掘。寨子圪旦遺址東部瀕臨黃河,與黃河水面的高差約200米,南、北分別被小魚溝及另一條大溝環繞,僅西部由斜坡與外界相連,地勢險要。寨子圪旦遺址是一座石築圍牆環繞的遺址,石圍牆略呈橢圓形,南北最長160米,東西最寬110米,面積約1.5萬平方米。石砌圍牆底寬4.5米,頂部殘寬0.5~3.5米,殘高約1.5米。在圍牆內的中心地帶,有一底邊長約30米的覆斗形高台基址,應為祭壇遺蹟。寨子圪旦遺址的時代約為距今5000年前後,屬於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的過渡階段。寨子圪旦遺址是中國北方地區迄今為止發現的時代最早的具有石築圍牆的遺址。[1][2]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