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對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對食,最早是指宮女之間的女同性戀關係,宦官宮女的結合則稱為菜戶。 後來宦官與宮女的結合亦稱為對食。[1]

語源

對食一辭最早源自漢朝,《漢書》記載:「官婢曹曉、道房、張棄,故趙昭儀御者於客子、王偏、臧兼等,皆曰宮(曹宮)即曉子女,前屬中宮,為學事史,通《詩》,授皇后。房(道房)與宮(曹宮)對食。」[2]應邵注曰:「宮人自相與爲夫婦名對食,甚相妒忌也」,可見對食最早是指女同性戀,但也可能是境遇性性行為,由於宮女在宮中寂寞,又沒有接觸異性的機會,就與其他宮女發生性關係漢武帝皇后陳氏也有類似記載,「巫著男子衣冠幘帶,素與皇后寢居,相愛若夫婦。」「事發,楚服伏辜,皇后廢處長門宮。」[3]

演變

後來「對食」一詞變成宦官和宮女的戀愛和性行為,所謂「宮掖之中,怨曠無聊,解饞止渴,出此下策耳。」[4]。隋唐五代時期的《宮詞》有云:「莫怪宮人夸對食,尚衣多半狀元郎。」[5]徐鼐《小腆紀傳》:「常中郭氏名良璞,故閹夏國祥之對食也。」

對食可以是宦官與宮女,或是宮女與宮女之間的戀情,但多為短暫交往;而菜戶則專指宦官與宮女的長久穩定戀愛關係,有如夫妻。唐朝時宦官可在外娶妻,如高力士娶妻呂氏,呂氏則與其他權貴之妻一樣同受命婦冊封,封為國夫人。明朝宦官在外娶妻是被嚴格禁止,主要為防止外臣干涉宮廷事務。南和伯方瑛妾許氏改嫁御用監左監丞龍閏。成化五年(1469年)事發,除二人離婚外,龍閏送司禮監處置[6]。故宦官與宮女結成菜戶,在明朝宮廷中是為常見。到清朝,宮女不再是終生服役,通常在25歲離宮後,宮女會進行婚嫁,且清代宮女為內務府上三旗(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包衣出身,宦官多充漢族,民間就少有滿族肯婚配漢族者,遑論宦官。

Remove ads

對食關係的性行為

中國古代女同性戀性行為多稱為磨鏡,因雙方相互以廝磨或撫摩對方下體得到性滿足,古代的春宮畫[來源請求]也有一人女扮男裝,在腰間系一假陽具和對方進行性交的。

由於宦官缺乏性能力,一般的性愛方式僅限於愛撫口交和假陽具。古今文史半月刊第九期楊靜盦的〈記閹人〉記載:「閹人近女,每喜手撫口齧,緊張移時,至汗出即止。蓋性慾至此已發泄淨盡,亦變態也。」[7]。《萬曆野獲編》記載:「近日都下有一閹豎比頑,以假陽具入小唱(即歌妓)穀道(肛門)不能出,遂脹死。法官坐以抵償。」

有些宦官為恢復性能力,不惜殺人,食用小兒腦,《萬曆野獲編》「對食條」云:「近日福建稅璫高寀,妄謀陽具再生,為術士所惑,竊買童男腦髓啖之,所殺穉兒無算,則又狠而愚矣。」[8]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