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米手機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小米手機是中國科技公司小米集團旗下的智慧型手機系列,首款產品發布於2011年8月16日。
小米手機初期產品價格定為1999元人民幣起。目前,小米手機的價格區間為2499元至11999元人民幣不等。產品線劃分方面,2015年以前每年僅發布一款旗艦機型,自小米Note開始,小米開始推出針對不同消費者人群的多個分支產品線。
據統計機構Canalys發布的數據,2021年度小米手機(含已獨立運營的Redmi、POCO)在全球市場的銷量為1.9億台,市場占有率在全球市場及中國大陸市場均為第三名[1]。
Remove ads
發展歷程

2010年4月6日,小米科技在中國北京市成立。8月16日,MIUI第一個開發版本發布,這正是此後小米手機所搭載的作業系統。
2011年8月16日,小米科技在北京798藝術中心發布了小米首款智慧型手機——小米手機,定價為1999元人民幣。小米手機的出現瞬間成為引爆全行業的熱點,也引發了諸多質疑[2]。初代小米手機的累積銷量為352萬台[3]。
2012年8月16日,小米科技在798藝術中心推出了小米手機1S和小米手機2,小米手機2的起售價維持1999元[4],32G存儲版本為2299元。小米2012年售出手機719萬台。
2013年4月9日,小米發布了小米手機2S和小米手機2A。小米手機3發布後,小米手機的售價上限已達到2499元。2013年,小米全年售出手機達1870萬台。
2014年7月22日,小米推出了小米手機4,這款產品並未像前兩次迭代升級一樣對性能進行大幅提升,繼續沿用了小米手機3聯通/電信版上採用的驍龍800系列處理器,僅將提升重點放在了外觀工藝上,起售價則依然維持在1999元[5]。發布後,剛剛組建的小米印度團隊向小米中國總部申請了50萬台支持3G網絡的小米手機4,但因售價過高,在印度市場出現了滯銷。為處理滯銷的小米手機4,小米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尋求代理商,最終清倉完畢。

2015年1月15日,小米Note推出,起售價提升到2299元,64GB存儲版本為2799元,而未在發布會上展示的頂配版本為3299元。有媒體發現,小米Note媒體機自帶的說明書出現了「小米手機5」的字樣[6],引發外界對於小米倉促改變產品定位,企圖提高售價、追求產品溢價的質疑[7]。本該在2015年夏季推出的新款數字系列旗艦沒有發布。小米先後在2015年7月和2015年11月推出兩款紅米Note系列新品(紅米Note 2、紅米Note3),並在2015年9月推出了一款小米手機4的衍生機型小米手機4c。提升售價的小米Note迎來銷量的滑鐵盧,幾次降價及竹製後蓋版、女神版、全網通版的推出並未帶來銷量的明顯提升。2015年,小米售出手機超過7000萬台,與2014年的6112萬台相比增速明顯放緩。
2016年2月,小米手機4發布後近18個月,小米手機5發布,同時發布的還小米手機4S。小米手機5起步價保持在1999元,但主推版本均在2300元及以上。儘管小米表示其預約人數超過了1200萬[8],但小米手機5搭載的驍龍820晶片並未明顯改善在驍龍810開始的發熱降頻現象,小米手機數字系列的市場反響首次遭到重挫。有媒體批評小米手機5的升級「誠意不足」[9],且在發布後的3個月後即開始降價促銷,重蹈了小米Note的覆轍。
5月,小米推出了第二個衍生產品線—小米Max,定位在1500~2000元人民幣的價位段。小米Max雖列入小米手機序列,但核心配置及參數均與同年發布的紅米Note 3全網通版相同。6.44英寸的屏幕尺寸使小米Max成為小米旗下屏幕最大的手機產品。
9月,小米推出了小米手機5s和小米手機5s Plus,作為小米手機5的衍生機型,起步價依然為1999元。雖然這兩款機型分別搭載了大單像素面積的圖像傳感器以及雙攝像頭,但拍照體驗不佳。且由於外觀由玻璃改為金屬、小米手機5s高配版的壓感屏幕無法適配絕大多數第三方應用程式等原因,使得上半年發布且已經歷降價的小米手機5重新受到歡迎,被網友調侃戲稱為「小米5促銷員」。10月,小米推出了其產品定位最高的手機產品小米MIX,起售價首次突破3000元。作為小米首款全面屏概念手機,小米MIX雖為小米的品牌形象提升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由於工藝難度大等原因長期處於缺貨,並未扭轉銷量的頹勢。同時發布的小米Note 2則由於採用了LG提供的素質一般的曲面OLED屏幕以及不突出的相機表現,並沒有受到熱捧。根據IHS的數據,2016年小米僅銷售了5800萬台手機[10],這是小米成立以來首次出現大幅下滑。
2017年2月,小米隨小米5C的發布而首次公開了澎湃S1晶片。小米5C定價為1499元。4月,小米6發布,小米數字系列的起售價首次抬升至2500元檔位[11]。7月7日下午,小米公司舉辦了手機業務誓師大會。雷軍發表公開信,公布第二季度手機出貨量,為2316萬台[12],環比增長70%,創造了小米手機季度出貨量的新紀錄。小米官方表示經過兩年的調整,小米重新恢復高速增長[13]。7月推出的小米5X和9月推出的小米Note 3則標誌著小米手機的銷售策略由專注於線上市場轉為線上線下市場並重。2017年,配合紅米產品線明星機型的較高銷量,小米手機銷量實現反彈,全年銷售9240萬台。但年度旗艦機型小米6自發售起就一直處於缺貨狀態,使得其成為小米至今銷量最低的一代數字系列機型。
2018年,隨著小米8系列的屏幕尺寸由5英寸提升至6英寸以上,小米取消了已連續迭代3年,並一直將大屏當作其主打賣點的小米Note系列,正式將研發重心向中大屏幕尺寸手機傾斜。但小米仍保留了一款6英寸以下的機型小米8 SE作為小屏市場的補充。12月,小米試圖通過增加入門級機型小米Play的方式,彌補當年後半年紅米手機系列停發導致的用戶量流失,此舉招致用戶和媒體的一致批評[14]。小米手機的全球銷量雖在這一年達到了1.2億台,但是小米這一年的產品幾乎都在模仿iPhone X的背部設計,產品外觀飽受吐槽。數據公司IDC認為,小米的2018年是品牌調整的一年。上半年,通過紅米系列及小米8系列大批量出貨的帶動,小米延續了自2017年以來的增長態勢,但品牌形象、用戶群體也面臨了一定程度的固化,產品線布局與長期盈利模式也亟需調整。下半年,上市後的小米進入調整階段,出貨量同比下滑,但也能夠保持產品平均單價和出貨金額的穩步提升。在10月完成全球出貨1億台之後,即進入了組織架構、產品線的重新梳理期[15]。

2019年1月3日,小米公司宣布將紅米手機從小米手機的產品線升級為獨立子品牌Redmi,使小米成為小米集團旗下主打中高端的手機品牌,與三星、蘋果和華為進行直接競爭。2月20日,小米發布了小米數字系列的第八代機型小米9及其小屏衍生版本小米9 SE。Redmi品牌獨立後,小米品牌在2019年僅發布了小米9系列、小米CC9系列和小米MIX Alpha等共7款智慧型手機,放棄了以大屏長續航為產品定義的小米Max系列。這一年小米品牌的手機產品線乏善可陳,相對OPPO、vivo和華為等中國本土手機生產商推出的手機產品而言,各款手機產品的賣點也不夠突出。小米9因電池僅有3300mAh而廣受吐槽,小米CC9系列則因性能孱弱和定價偏高,並未得到多數線下市場消費者的喜愛,市場反應冷淡。小米手機的全球銷量雖在這一年度因Redmi品牌獨立和中國境外市場的強勁表現而達到了1.25億台,但中國大陸市場的銷量和市場占有率則在一連串的負面新聞及營銷事故中節節敗退。根據英國調研機構Canalys的數據,小米2019年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手機僅3880萬台,市場份額跌至10.5%[16]。儘管如此,小米成功地使原有注重極致性價比的用戶分流至Redmi,這也為2020年小米手機發力4000元以上的高端機型市場掃清了障礙。

2020年,由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以及2020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手機市占率跌至10%以下等不利因素影響,小米品牌的手機產品線進一步壓縮,停發小米MIX和小米CC系列,並取消小米數字SE系列。在中國大陸市場僅保留小米10系列4款型號。同時,小米10系列的零售價格由小米9系列的最高4299元人民幣提升至最高6999元人民幣,並補足前代因性價比策略所導致的堆料取捨,企圖重塑小米品牌手機的產品形象。小米10系列包含的4款機型擁有較強的產品力致使其接近退市依然暢銷[17]。12月28日,小米發布了2020年最後一款手機小米11。小米11成為首款搭載高通驍龍888晶片的智慧型手機,開售5分鐘的銷售額超過15億元人民幣[18]。2020年,小米延續了在國際市場的良好表現,年度總銷量達到了1.48億台[19]。而由於小米在這一年度主攻5G手機、布局一系列中高端產品,小米品牌在中國大陸市場銷量達3900萬台,市場份額小幅提升至12%[20],銷售均價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2021年,受全球集成電路晶片短缺影響,於2021年1月1日正式開售的小米11缺貨。為緩解缺貨對小米系列手機產品線的影響,小米集團重啟了小米10產線,並於3月10日發布了小米10的增強改進版本小米10S。3月29日及30日,3款小米11系列新機型推出,並發布了小米MIX Fold[21]。小米MIX Fold發布後,小米智慧型手機產品最高售價提高至12999元人民幣。小米11系列高階版本的發布以及小米MIX系列的復出標誌著小米正式進軍萬元級消費市場。但隨後小米11系列出現的WiFi故障事件、MIUI 12.5的穩定性爭議[22]以及小米社區因內測招募機制調整導致的一系列混亂事件[23][24]使得小米在線上輿論的口碑再次出現下滑。8月10日,小米MIX 4發布,這是小米旗下首款量產隱藏式屏下相機機型。9月27日發布的小米Civi接替了被停發的小米CC系列,成為小米首款為以女性用戶為主的線下市場而推出的小米手機。12月28日,小米12系列發布,其中標準款的小米12以及小米12X兩款機型採用了較小尺寸的機身,標誌著小米開始重新聚焦小尺寸、較小屏幕的智慧型手機。小米12 Pro則搭載了小米首款自研的電源管理IC——松果澎湃P1,此款晶片也成為小米旗下第三款自研晶片。2021年,憑藉5G機型的大面積鋪開以及穩健的產品布局,小米手機全球銷量達到了1.9億台[1],市場占有率上升至14%,而在中國市場,小米手機的年度總銷量達到了5110萬台,市場占有率上升至15.5%,均較上一年度有較大幅度增長。

2022年,由於高通新款旗艦級處理器再次發生能效低、發熱量巨大的缺陷,小米在發布小米12系列後僅在4月發布了小米Civi的換芯版本。直至7月4日,小米才推出搭載經性能改進後的驍龍旗艦晶片的小米12S系列。小米12S系列全系搭載了與相機品牌徠卡聯合調試的影像系統,這也是小米首次與相機品牌合作。與小米12S系列同場發布的還有小米12 Pro天璣版,這是小米品牌首次在中國大陸市場發布搭載聯發科晶片的數字系列手機。8月11日,小米MIX Fold 2發布[25],對外觀、屏幕、影像及性能等多方面進行了較大改進,這也是小米品牌首款支持1TB內置存儲容量的智慧型手機。同月,小米11系列停產退市[26]。小米未經消費者同意單方面修改售後政策,導致再因小米11系列爆發品牌信任危機[27]。9月27日,Civi產品線迎來首次迭代[28],Civi 2根據線下女性用戶的反饋,將設計重點聚焦在自拍和外觀設計,同時捨棄了前代所具備的機身質感和影音體驗。12月,小米13系列發布,13替換為直屏,13 Pro則繼續維持原有屏幕尺寸,兩款機型均採用了第二代驍龍8晶片,並預裝了MIUI 14,企圖繼續衝擊高端手機市場。2022年,受2019冠狀病毒病奧密克戎毒株在中國大陸擴散對經濟的衝擊以及隨之而來的失業潮、國民換機意願普遍降低、小米集團缺少產品力穩健的中高端產品以及小米11大規模故障事件導致的一系列負面輿論等因素影響,小米手機年度總銷量由前一年度的5110萬台再次大幅下滑至3860萬台,回退至2019年的水平[29],市占率為13%。在全球市場,小米集團的手機出貨量由1.91億台降至1.53億台,市場份額降至12.7%。
2023年,小米13 Ultra、小米Civi 3先後推出,主打拍攝體驗,得到了市場的認可。8月14日,小米MIX Fold 3發布,這是小米首款搭載潛望式長焦傳感器的摺疊屏手機,實現了近似於小米13 Ultra的拍攝體驗。
Remove ads
產品分類
小米手機最初僅發布小米數字系列並進行迭代,自2015年開始,小米先後根據不同市場和人群推出了多個機型系列及衍生版本,並不斷根據用戶意見及市場反饋做出調整,覆蓋了中高端各價位段。在中國大陸市場,數字系列覆蓋主流消費人群,MIX系列覆蓋高收入及商務人群。
2021年起,小米在包裝、宣發等各渠道取消各款機型名稱前「小米」二字,改為英文「XIAOMI」、「Xiaomi」。
- 小米數字系列:以「『小米(手機)』+數字」命名[註 1]的旗艦機型系列,是小米品牌的主力機型系列,一般一年迭代一次。2018年,小米跳過了「小米7」的代號,將數字系列第7代機型命名為「小米8」。此系列主要搭載高通驍龍的旗艦處理器。小米數字系列的後續增強機型常在命名中的數字後加上S,意為「超級」(Super),一般在正代機型發布後的半年至一年內發布;自小米9起,小米數字系列中另增加了帶有Pro或Ultra後綴的高階機型。
另外,小米數字系列還包含了數個衍生版本,與數字系列正代機型無直接關係:- 小米數字青春版/數字A系列:以「『小米』+數字+『青春版』(或『A』)」命名的中高端衍生機型(A為Adolescent的首字母,意為「青春版」)。小米數字青春版最初屬於內存減配版本,自小米2A起改為獨立設計的機型序列,其保留了部分正代旗艦機型搭載的功能,同時對基本性能參數進行了一定閹割,有些機型還添加了部分正代旗艦機型所不具有的功能。小米2A發布以後,新的紅米手機系列被小米定義為「小米手機的青春版」,數字A系列一度消失。直至2018年小米8青春版的發布才重新出現。2019年因小米CC系列推出而暫停。2020年再次復出,2020年與2021年推出了兩代青春版機型。2022年2月25日,小米Civi系列產品經理胡馨心在微博與網友交流中表示,小米數字青春版系列不會再有新款迭代產品[30],其產品定位由小米Civi系列覆蓋。
- 小米數字i系列:以「『小米』+數字+『i』」命名的衍生機型(i為International或India的首字母,意為國際版或印度版),是2015年4月小米針對以印度為首的海外市場推出的機型序列,第一款機型小米4i發布後多年沒有更新,直至2021年初小米10i發布。
- 小米數字c系列:以「『小米』+數字+『c』」命名的衍生機型(c為China的首字母,意為「中國版」),是2015年9月小米在中國大陸推出的機型序列,與小米數字i系列形成對應關係。首款機型小米4c將小米4i上搭載的晶片高通驍龍615升級為驍龍808,定位為次旗艦;第二款機型小米5c定位為試驗機型,採用自家晶片「松果澎湃S1」,將此系列定位改為搭載自研晶片的序列。之後晶片研發沒有新的階段性成果,所以目前沒有後續新款。
- 小米數字X系列:以「『小米』+數字+『X』」命名的衍生機型(X為漢語拼音xin'ling'shou的首字母,意為「新零售」),原為2017年起小米配合其擴展線下實體店市場戰略而增設的機型序列,主要目標顧客為女性用戶群體,試圖和OPPO、vivo以及華為Nova系列相競爭。2019年小米與美圖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後,將小米數字X系列與小米數字青春版系列整合,升級為獨立的小米CC系列。2021年,這一系列名稱隨小米11X系列的海外發布而重新啟用,轉為面向印度市場銷售的旗艦機型系列,與小米數字T系列、數字i系列定位相同。2021年末,X後綴在小米12X這一機型上重新採用,自小米13系列開始,這一後綴再次被擱置。
- 小米數字Lite系列:以「『小米』+數字+『Lite』」命名的中高端衍生機型(Lite意為「簡配版」),是2018年小米在海外市場推出的機型序列,對應在中國大陸市場推出的小米中端機型。
- 小米數字SE系列:以「『小米』+數字+『SE』」命名的中高端衍生機型(SE由單詞Small Edition中,各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組合而成,意為「小屏版」),是2018年小米推出的小屏機型序列。在小米8發布之前,小米數字系列的屏幕尺寸一直維持在5英寸(對角線)左右,但小米8的屏幕則增長至6.21英寸。為照顧部分習慣小屏機型的用戶的使用習慣,小米自小米8開始增設數字系列的小屏衍生版本。2019年推出小米9 SE之後,小米手機系統軟體部總監張國全表示,由於小屏手機需求用戶的急劇減少,此序列將不會再推出後續機型。自此,該序列僅推出了小米8 SE和小米9 SE兩款機型,雖然在2021年底小米再次推出了機身尺寸較小的小米12系列機型,但並未啟用SE這一衍生型號。
- 小米數字T系列:以「『小米』+數字+『T』」命名的旗艦衍生機型,是2019年小米在海外市場推出的次旗艦機型系列。初代(小米9T)系列機型為Redmi K20系列的海外市場機型,自第二代(小米10T)起在海外市場首發,部分機型經變更部分元器件後引入中國大陸市場,列入Redmi品牌旗下。
- 小米Note系列:以「『小米』+『Note』+數字」命名的機型系列。初代小米Note將其設定為小米4的大屏版本,並採用全新設計試圖衝擊中高端,小米Note 2經目標顧客調整後改為針對商務市場打造的旗艦機型,小米Note 3則因與小米MIX產生定位衝突,改為針對線下市場的機型,隨即在2018年由於全面屏機型小米8的發布而暫停更新。作為小米手機試探高價位的試驗性機型系列,小米Note的市場反響一直劣於小米數字系列機型。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在2019年於微博指出,小米並不會在該年推出本系列的新款手機。但隨後小米CC9 Pro的海外版本為減少用戶學習成本,仍然使用了小米Note系列的產品命名(小米Note 10系列)。
- 小米Max系列:以「『小米』+『Max』+數字」命名的中端機型系列。是尺寸介乎於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之間的「平板手機」,特點為大屏幕及大電池容量。由於自2019年開始手機行業均開始向全面屏的方向發展,保留Max系列已無必要,2019年12月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在回復微博網友評論時則直接表示,未來不會再推出Max系列手機[31]。小米Max系列停發後,小米於2020年起發布了一系列電池容量不小於4500毫安時的智慧型手機機型,滿足了對電池續航有較高要求的用戶的需求。
- 小米MIX系列:以「『小米』+『MIX』+數字」命名的旗艦機型系列。小米MIX系列被小米賦予「探索黑科技」以及提高小米品牌形象的使命,包含MIX數字、MIX Fold和MIX Flip三個產品線。其中數字系列均搭載陶瓷機身以及較大尺寸的顯示屏,Fold系列採用大摺疊屏形態,Flip系列採用小摺疊屏形態。初代小米MIX定位為匯集最新可行研發科技的概念機型,之後的迭代產品定位為量產的高端旗艦機型。而隸屬於此系列的概念機型小米MIX Alpha是目前小米系列手機中定價最高的機型,達到了19999元人民幣。
- 小米A系列:以「『小米』+『A』+數字」命名的中端機型系列(A意為Android One計劃),是2017年在歐洲及東南亞等部分海外市場推出的機型系列,此系列搭載原生Android系統,為小米數字X系列及後續的小米CC系列的國際市場版本。2020年隨著小米退出Android One計劃,該系列產品線宣告結束[32][33]。
- 小米Play系列:以「『小米』+『Play』」命名的入門機型。小米Play的推出意在彌補小米2018年度因紅米手機系列的停發而在入門級價位產生的真空,並以附送不限量手機流量的SIM卡作為宣傳賣點,使用了聯發科曦力P35處理器。由於該款產品的市場反應不佳,加之受到Redmi獨立運作後推出的機型影響,此系列已事實上被架空。
- 小米CC/Civi系列:以「『小米』+『CC』(或『Civi』)+數字」命名的中高端機型系列(CC意為Camera+Camera,即「前後雙旗艦相機」),於2019年推出,以數字9為初代。該系列由小米數字X系列和小米數字青春版系列整合而成,以良好的拍照體驗為主要賣點,並與美圖合作,首次引入「AI美學實驗室」功能,成為以年輕人(尤其是女性用戶)為目標顧客的手機系列。由於銷量及口碑欠佳,該系列僅發布初代共3款機型後暫停更新[34],其市場定位重新被小米數字系列青春版代替。在美圖與小米解約後,2021年9月22日,小米宣布將小米CC系列更名為小米Civi系列[35],Civi有該系列時任產品經理的名字魏思琪(Cici魏)之意。
Remove ads
產品列表
以下是小米自2011年8月16日發布第一款小米手機以來發布的所有手機(不含紅米/Redmi以及POCO品牌)機型列表,按照產品迭代和發布時間排序。
需要注意的是:
- 小米手機在2018年為紀念小米成立8周年而跳過了第7代的發布,故小米數字系列中不存在小米7,也不存在小米7的同代衍生機型。
- 「版本」列標示各款機型提供的所有銷售版本,包含網絡定製版本、材質及工藝定製版本、功能版本等。所列版本可能與實機包裝盒標籤上所標註的版本有所不同,均以包裝盒標籤為準。
- 「屏幕規格」列標示各款機型採用的屏幕尺寸、屏幕解析度以及材質等參數。如該機型為傳統16:9比例顯示屏,表格內將不再另行標註屏幕比例,反之則在屏幕尺寸後另行附註屏幕比例。
- 小米Note 2、小米MIX系列及自2018年起發布的各款小米手機的後置鏡頭均支持EIS電子防抖。部分機型另支持OIS光學防抖,詳見「相機參數」欄。
- 「機身」列標示各款機型採用的機身材質,均不包含屏幕材質。標註為「全金屬一體化機身」的機型採用一次衝壓成型的鋁合金後蓋,天線溢出條帶部分採用聚碳酸酯塑料注塑填充;標註為「全金屬非一體化機身」的機型採用一次衝壓成型的鋁合金後蓋,但上下天線部分採用聚碳酸酯塑料或玻璃,通過粘貼方式與機身相連;標註為「三段式金屬機身」的機型採用一次衝壓成型的鋁合金後蓋,但後蓋上下部分及後蓋主體框架為聚碳酸酯塑料,通過卡扣的方式使塑料部分與金屬部分相連。此外,本列標識的「中框」特指機身側邊的外框,不包含內部的金屬結構件。
- 自2013年9月發布的小米3開始,小米手機均不再支持可自行更換的電池和後蓋,如需更換需申請售後服務。
- AI人臉識別功能在部分機型的出廠預置系統中可能未予搭載,需升級至最新系統固件後方可使用。指紋識別、AI人臉識別功能均需在設置鎖定密碼(PIN)後才可啟用。部分機型在與小米手環綁定後,可採用小米手環進行解鎖。
- 「售價」列的銷售價格為發售時的標價,如無特別標示,均為人民幣。
- 在中國大陸地區以外發布和銷售的智慧型手機產品詳見「國際市場機型」。
以下為小米數字系列(含青春版系列以及其它帶有字母後綴的衍生機型)的機型列表,按照產品迭代和發布時間排序。
Remove ads
以下為小米Note系列的機型列表(其中第1代的媒體送測機曾以「小米手機5」的名義命名),按照產品迭代和發布時間排序。
Remove ads
以下為小米Max系列的機型列表,按照產品迭代和發布時間排序。
Remove ads
以下為小米MIX系列的機型列表,按照產品迭代和發布時間排序。
Remove ads
以下為小米Play系列的機型列表,按照發布時間排序。
以下為小米CC系列的機型列表,按照發布時間排序。
以下為小米Civi系列的機型列表,按照產品迭代和發布時間排序。
Remove ads
以下列出小米所有僅針在海外市場發布的手機機型,按照產品迭代和發布時間排序。
列表中如有在中國市場推出的對應機型,將在「中國市場對應型號」一列中標識,如為海外市場特供機型,此列將空缺。值得一提的是,僅供海外市場銷售的機型在一些參數和配置上可能與其中國市場對應機型提供的配置及參數不完全一致。部分機型為小米針對所在國家和地區用戶要求進行了特殊定製的機型,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銷售的同一機型可能會存在配置參數上的細小差異,僅供參考。
Remove ads
功能
小米數字系列自第2代開始支持氣壓及海拔的測量,在「指南針」應用中羅盤下方即可顯示實時氣壓以及實時海拔。但海拔測量功能如需相對精確數據仍需進行聯網校正。
由於機身堆疊、定位取捨等因素,小米4S、小米9系列以及小米MIX 3均不支持氣壓和海拔測量功能。此外,定位中端的機型如數字青春版系列、Max系列、CC系列等均不支持氣壓及海拔測量功能。
近場通信技術(NFC)自小米2A首次支持。此後發布的小米3也支持這一功能,通過支持NFC智慧卡功能的SIM卡可實現用手機乘坐公交和地鐵。但由於該功能在當時使用人數較少,小米4和小米Note兩款機型曾一度將其取消。自2016年發布的小米5開始,小米重新支持了NFC功能,並加入了讀取NFC智慧卡、寫入NFC智慧卡、模擬公交卡和門卡等功能,小米稱之為「全功能NFC」,但該功能僅在售價高於1999元人民幣的旗艦機型才具備。自2019年起,小米為推廣其網際網路服務,開始在小米品牌絕大部分中端機型上搭載該功能。至2020年,小米品牌所有機型均已支持NFC功能。
小米手機自小米6開始首次支持立體聲雙揚聲器功能。雙揚聲器採用大尺寸聽筒和底部主揚聲器通過電路和軟體控制實現,可得到類似於立體環繞聲的效果。此後,該功能在小米Max 2、小米Note 3、小米MIX 2、小米MIX 2S四款機型中搭載,但由於小米社區中有用戶對立體聲揚聲器的效果提出了批評,在後續系統更新中,上述機型的立體聲揚聲器效果均遭到不同程度的閹割,而自小米8開始,立體聲揚聲器功能在小米數字系列中遭到取消,僅在小米Max 3中得到保留。
2020年發布的小米10和小米10 Pro及2021年發布的小米10S、小米11T系列等機型重新搭載了立體聲雙揚聲器功能,上揚聲器採用了獨立音腔,使得左右聲道音量保持平衡。而小米10至尊紀念版、小米11系列及在海外市場發售的小米10T系列也具備了立體聲雙揚聲器,但上述機型均採用非對稱式的聽筒雙揚,並未採用小米10和小米10 Pro的方案。
小米手機自小米4開始支持紅外遙控功能,其自帶的「萬能遙控」APP支持若干個品牌的可通過紅外遙控功能操作的電器設備。由於元器件堆疊、成本等因素,該功能在小米Note、小米5s、小米8系列及小米MIX系列產品上遭到取消。
小米在小米5X發布會上一同發布了人工智慧引擎「小愛同學」,隨即替換掉之前在MIUI上內置的語音助手,並採用了全新的虛擬形象以及聲源。自小米MIX 2S開始憑藉驍龍845晶片的NPU模塊,支持了語音喚醒「小愛同學」,也可通過系統設置設定成按壓電源鍵0.5秒喚出。隨後的小米MIX 3和小米9則添加了AI按鍵,可以快捷呼出相應的功能,長按則可喚醒小愛同學。但自小米9 Pro起,AI按鍵又在小米系列手機上遭到按鍵移除,恢復此前系統搭載的語音助理呼出方式。
系統界面
所有的小米手機系列均搭載由小米公司基於Android研發的MIUI固件,目前的最新版本為MIUI 14。MIUI存在兩個平行的開發版本,即針對大多數用戶人群的「穩定版」以及針對開發者和極客的「開發版」。這兩個開發版本又有內測和公測兩個開發分支,推送更新的周期各不相同。
每一款小米手機在手機出廠時均預裝「穩定版」系統固件,系統固件的版本號因不同時間批次而有所差異,可能會存在開機激活後即有系統更新提示的情況出現。用戶在登錄小米帳號後,可通過系統內置的「小米社區」APP自行申請和下載穩定版的內測或開發版(含內測及公測,下同)固件。無論是開發版還是穩定版固件,均通過OTA進行推送更新。按照MIUI目前的系統機制設定,用戶如需將穩定版切換至開發版或由開發版切換至穩定版,均需清除手機內的所有數據。部分極特殊的切換版本操作(如跨Android版本)仍需要連接電腦,使用電腦端刷寫工具進行切換操作(某些情況下需要先刷入一個特定版本的系統固件,再繼續執行升級或降級操作)。
小米的自有網絡社區「小米社區」提供所有小米手機機型的穩定版固件下載(2019年8月前,小米另提供MIUI論壇公布各款機型的開發版系統固件並提供下載,但因開發版和內測版發布機制更改而取消相關設置)。在小米社區中亦可與其他MIUI用戶進行交流,用戶如需反饋系統bug,可在系統內置的「小米社區」APP或「服務與反饋」APP中進行。
不同於中國國內大多數手機廠商對於系統固件包的下載和Root的限制,小米公司並未阻止手機用戶對系統固件進行Root,但為安全考量,小米公司在小米5及其之後的機型添加了刷機鎖(小米Note頂配版由OTA更新添加),以避免不法分子對系統進行破解。MIUI下載頁面也提供在原廠預裝固件時所用的應用程式「MiFlash」以及刷機鎖解鎖工具(以上二者均只能在Windows中運行),以備用戶下載使用。
此外,小米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國家和地區銷售的機型內置了完整的谷歌服務以及谷歌應用商店,而小米A系列機型則不內置MIUI固件,以谷歌官方開發的Android原生固件代替。自2019年起,小米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的高端機型亦開始內置谷歌服務框架(如小米數字系列),此谷歌服務框架為默認開啟狀態,可在「帳號與同步」的「谷歌基礎服務」中開啟或關閉。
售後服務
小米手機執行中國政府制定的三包服務政策,在購買後365日內,如手機在正常使用的條件下出現外觀及功能性故障,小米負責免費維修。在網絡平台(如小米商城、京東、天貓等平台)銷售的小米手機,還可於收貨日起支持7天內無理由退貨,15日內換貨的服務。手機可在小米指定的售後服務網點進行售後服務,也可在小米商城官網或小米商城APP的服務頁中輸入手機序列號(IMEL碼)申請,通過快遞的方式郵寄至小米定點的售後服務網點。
小米客服曾規定,在小米之家或小米指定的銷售網點購買的小米手機一旦拆除塑封膜,將不再享受7天無理由退貨政策,一旦持機離店,將不再享受7天無理由換貨政策。但自2020年起,在小米之家或小米指定的銷售網點購買的小米手機已允許在保持全套產品及包裝完好的前提下,前往指定的小米之家或在小米商城APP/網頁端申請七天無理由退換貨;而授權店、合作營業點等基層門店依然不支持在線申請七天無理由退換貨,可否前往購買門店申請退換貨也因門店而異。
此外,對於保修期未滿半年、包裝及配件齊全、機身外觀較為完好且非人為的故障,小米常採取以換貨代替維修的售後服務方式,即線下服務門店或線上授權維修中心回收故障機的同時,由小米集散倉直接將未拆封新機郵寄至客戶登記的有效地址;對於小米11系列等存在批量性性能故障的機型,小米亦對此推出特殊售後政策,如延長保修期、降低申請退貨的門檻等。
自2020年起,小米每月均會組織一次免費活動,以便客戶光臨小米之家更換保護貼膜。活動期間申請維修的客戶,小米也會免費提供更換屏幕保護貼膜及手機消毒等服務。
小米曾在添加刷機鎖機制之前,支持免費維修用戶自行因Root或刷入其他第三方基於Android的作業系統(如CM、魔趣等)導致的硬體故障、且在保修期內的手機。系統是否Root以及是否使用MIUI系統並不影響手機的保修,這與中國國內其他廠商的售後政策有所不同。自小米5發布之後,小米更改了其售後政策,凡因用戶自身原因解鎖或Root手機造成硬體損壞的,小米將拒絕提供免費維修。但在實際執行中,小米各級售後服務網點僅以外觀是否遭受人力破壞以及機身內部粘貼的浸水試紙是否變色為保修判定依據,並未出現因刷機鎖被解開、Root或刷入第三方作業系統而導致的在保期內被拒保的案例。
在中國大陸地區以外的國家和地區購買的小米手機,售後政策以各個國家和地區要求的服務政策為準。例如在香港,在註冊保修服務後可提供兩年的保修。此外,由於中國國內與海外推出的機型存在差異,故走私入中國境內的國際市場機型(即水貨機)將無法獲得正常售後服務。
爭議與質疑
小米曾長期將小米手機系列的起售價定為1999元的行為既為小米在中國市場的擴張做出極大的貢獻,但在華為等中國手機品牌快速崛起之後,小米手機低價策略的弊端便開始顯現。小米曾多次嘗試調整產品系列及產品策略,企圖抬高手機產品的起售價,但大多以失敗告終,因此產生了諸多對小米品牌形象的爭議。小米手機是「低端屌絲機」、「白牌山寨機」[212],「缺少精緻感」的輿論甚囂塵上,成為小米手機產品線高端化、小米品牌高端化的障礙。這也是在2019年將Redmi品牌獨立,使小米品牌專注於中高端的原因之一。
小米手機自2015年起增設小米Note系列之後,便一直在梳理和塑造產品線。由於小米科技內部戰略不斷發生變化,小米手機品牌的產品線也被迫不斷進行調整。2017年小米Note 3發布後,小米Note系列便再無新機型發布[註 12],此後的2019年,小米暫停了小米MIX系列作為大眾消費品的發布計劃,並取消了定位於大屏手機市場的小米Max系列[31]以及2018年年末剛剛增設的小米Play系列,2020年則停發了2019年剛剛新增的小米CC系列。直至2021年,小米MIX系列才恢復發布迭代機型,遭到停發的小米CC系列則更名為小米Civi系列並恢復更新。而隸屬於小米數字系列的帶有X、C、S、SE等字母的衍生機型也已紛紛被取消發布或改為面向海外市場推出的機型。頻繁的增設和取消產品線,致使部分消費者對小米的產品線策劃產生了疑慮。這與小米集團旗下的紅米產品線及之後的Redmi品牌相對穩定的產品線及產品發布節奏形成了鮮明對比。
小米手機自初代發售至今便飽受缺貨困擾,幾乎任何一代產品自發售始無一例外地陷入產量不足的窘境。雖然近年來小米的缺貨問題隨著供應鏈話語權的增加以及產品售價的提高得到一定好轉,大多數手機產品均可在發布後2個月內實現不限量供應,但發布後的短期內依然存在供不應求的狀況。小米集團總裁林斌在微博表示,小米手機的缺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內部流程和管理上缺乏經驗造成[213],但也有人認為小米在刻意製造貨源不足的「假象」以長久保持其產品關注度[214]。一些觀點認為,小米缺貨的原因與售價偏低、溢價能力低下、輕資產模式的抗風險手段以及無自有工廠等諸多原因有關。2019年底,小米首個自建的工廠正式投產[215]。
小米在部分手機產品的宣傳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不清現象,也被一些輿論認為是「虛假宣傳」[216]。如小米3聯通/電信版實際採用的處理器部件代號分別為MSM8274AB和MSM8674AB,但發布會上宣傳則為MSM8974AB。[註 13][217]小米官方雖表示接受用戶的退款請求[218],但在這兩個版本上線之後依然引發了軒然大波。此外,小米2宣傳性能堪比XBOX遊戲機[219]、小米5低配版採用降頻版的高通驍龍820晶片等宣傳也有誇大或模糊不清的情況。
小米手機的外觀設計曾一直採用比較中庸和理性的設計風格,在中國其他手機製造商相繼改善外觀設計之後,小米手機的外觀及內部設計便被部分人認為「缺乏亮點」。小米科技CEO雷軍在小米第一款手機發布會上稱其設計為「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220],一時也被部分網友吐槽至今。2018年推出的小米及紅米系列手機則出乎意料地採用了類似於iPhone X的「左上角豎排雙攝」設計,美國科技媒體TechCrunch直接因此指出小米是「最無恥的iPhone模仿者」[221]。同時,亦有部分機型因機身配色的選用問題而引發爭議。
小米除被冠以「飢餓營銷」之名以外,其營銷模式也引起多方質疑。一些輿論認為,小米擅長以「扁平化的粉絲營銷」作為其品牌產品大規模擴張的模式[222],另有觀點認為小米對外宣傳與樹立了一個其CEO雷軍「良心企業家」的形象,卻避而不談雷軍個人從小米公司得到的大量財富,有「人設營銷」甚至「牌坊營銷」的嫌疑[223]。
雖然小米手機的品控及返修率已經隨著後續機型的不斷迭代而逐年改善,但小米手機一些機型仍然在上市之初便被諸多網友爆出品控及質量問題。譬如2019年3月7日,微博有網友爆出新買到的小米9手機無閃光燈[224],2020年2月16日,京東顧客表示買到的小米10的鏡頭保護玻璃被裝反[225]等等。部分品控問題小米會立刻派客服人員向用戶了解情況,但也有部分網友反應用戶在向小米及相關主管人員的微博下反應故障時,不但未獲得小米公司的受理,反而被小米公關人員以「疑似其他廠商派來的水軍組織不正當競爭」為由刪除評論甚至封禁帳號[來源請求]。小米集團產品總監王騰在微博稱,有部分品控和質量問題實為極個別的網友通過PS手段而故意製造而成的[226]。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事件以及華為公司被美國制裁事件的發生,在手機產品線主要採用高通公司晶片的小米(含子品牌Redmi)受到少數中國網民及民粹主義人士的攻擊和抵制。部分網民以小米集團的上市註冊地為開曼群島、高通公司曾為小米集團注資以及小米部分業務的數據中心設在新加坡等為由,指責小米為「買辦企業」[227];小米應Google要求,在小米10國際版包裝盒上添加「with easy access to the Google apps you use most」(意為「輕鬆訪問你最常用的谷歌應用」)小字的這一行為,被部分網民認為其有對華為公司「落井下石」的嫌疑[228][229][230]。
2023年4月13日,烏克蘭國家預防腐敗局以中國手機廠商小米集團利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之際,趁機擴大在俄羅斯的手機銷售業務,繳納大量稅款支持俄羅斯軍隊殺害烏克蘭人民為由,將小米手機列入「戰爭贊助商」名單,進而實施制裁[231]。
注釋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