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希爾達星

小行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希爾達星
Remove ads

希爾達星(153 Hilda)是一顆位於小行星帶外側的大型小行星,直徑約為170千米[1]。由於它主要由含碳物質組成,所以表面非常暗。它是在1875年11月2日由奧地利天文學家約翰·帕利扎發現,並以天文學家狄奧多·馮·奧普澤的女兒希爾達·奧普澤命名。

小行星153(綠色)和木星(紅色)軌道示意圖。紅圈白底的是木星的拉格朗日點
快速預覽 發現[1], 發現者 ...

小行星153是希爾達族的代表星,但希爾達族實際上並非真正的小行星族,因為其成員並沒有任何物理聯繫,只是因為它們和木星形成2:3的軌道共振[2]。木星繞太陽公轉一周需要11.9年,而希爾達星需要7.9年[1]。這意味著木星每公轉兩周時,以希爾達星為代表的希爾達族小行星剛好公轉三圈。目前已經知道至少有1,100顆小行星和木星有2:3的軌道共振關係[2]

2002年12月31日,在日本可以看到一次希爾達星掩星的現象,科學家在此期間對其光變曲線進行研究,發現其振幅很小,這暗示希爾達星可能是一個球形天體,或者它表面各個地方擁有幾乎相同的反照率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