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希爾達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希爾達小行星(英語:Hilda asteroid)包括了軌道半長徑在3.7至4.2天文單位之間、軌道離心率小於0.3、軌道傾角小於20°的小行星。[1]這些小行星並非來源於同一個母天體,因而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小行星族。不過,它們都與木星間形成2:3的軌道共振。[2]希爾達小行星的遠日點可能是L3、L4、L5這三個拉格朗日點。[3]當其連續繞太陽旋轉三圈,會相繼通過這三個點。小行星153(希爾達星)是該族小行星的代表星,1875年由約翰·帕利扎發現。目前已知的希爾達小行星超過1100顆。[1][2]

希爾達小行星大多為低反照率的D-型小行星與P-型小行星,另有一小部分為C-型小行星。在小行星主帶外部的包括希爾達小行星與特洛伊小行星在內的D-型與P-型小行星,與彗核有著類似的表面顏色及表面礦物學。這顯示它們有著相同的起源。[1]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