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尹秀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1963年生。北京市人。父親是軍人,常年在外地執行任務。母親是服裝廠職工。尹秀珍在家裡排行老三。從小喜歡跟著姐姐玩剪紙、顏料盒和畫筆[1]。高中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成了待業青年。曾經做過油漆工,後來萌生了到大學學習藝術的想法。於是晚上加班補習文化課,周末學畫畫。經過多次失敗後,終於在1985年考上北京師範學院(現首都師範大學)美術系油畫專業。1989年本科畢業[1]。
畢業後,她在中央工藝美院附屬中學執教。從1994年起,她開始放棄從事多年的繪畫,轉向製作裝置作品[2],是中國「公寓藝術」的最早的實踐者之一[3]。她也由此在國內和國際當代藝壇上嶄露頭角。
1993年,她與宋冬結婚。
作品風格
尹秀珍擅長以衣物布料、水泥、瓷、舊家具等創作材料為基礎,進行拼接和重塑,把過去的經歷與當下體驗編織在一起,傳達出對現代社會全球化問題的探索。在高度發展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平常的事物很容易被人們忽略。在試圖傳達全球性變化之下個體生命狀態的過程中,她將「記憶」與「經驗」融合起來。以「忘卻的記憶」作為審視其周圍政治、社會以及環境的批判工具[4]。
“ | ...長大後,每個人好像都在不斷以很快的速度在買新衣服,然後淘汰,然後再買新衣服,再淘汰。我就很奇怪,他們是在什麼因素的驅使下這麼做呢?是一種心理的恐慌呢?還是他要追求什麼東西呢? | ” |
——尹秀珍[5] |
主要展覽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