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尼氏丘頭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emove ads
分布
特徵
本魚體形似五弦琴,寬扁的外部輪廓在背鰭處突然變尖,成為1根極長的尾柄。深褐色魚體上布滿斑點,一對尖尖的脊柱從雙眼旁向後延伸,在胸鰭之間匯合,一直延伸至背鰭。皮膚上遍布一排排瘤狀疙瘩,但到尾柄就只剩下兩、三排。有三對觸鬚,最高的一對向後伸展。高位背鰭位於腹鰭上方,臀鰭後位,大約在尾柄的一半位置。體長可達13公分。
生態
棲息在沙泥底質的河床,相當耐髒,活動力差,通常靜止不動,性情溫和,屬雜食性。
經濟利用
為觀賞性魚類,能在魚缸中繁殖。
參考文獻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1). Bunocephalus knerii. FishBase. Version 2011-12.
- 觀賞魚圖鑑. 貓頭鷹出版社. 1996年6月.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