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鎮海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镇海桥map
Remove ads

鎮海橋又名屯溪橋,俗稱老大橋,位於中國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三江口(新安江率水橫江交匯處)、屯溪老街西端,橫跨於橫江之上,東西連接屯溪老街與黎陽鎮(即今日的黃山市老城區和黎陽鎮新區)。該橋為六墩七孔的大型石拱橋,全長133米,寬15米,多說初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但實際查明清兩代徽州府志,弘治四年(1491)《休寧志 卷五》,弘治十五年(1502)《徽州府志 卷二》都已經有了這座橋的記載,將其稱為「屯溪橋」。現狀為遭水毀後於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所重修[1]。橋墩呈等腰三角形,西側設有分水頭,翹起呈船頭狀。為保護該橋,現已在橋兩端設隔離墩及警示牌,禁止機動車輛通行。

新安江水碧悠悠, 兩岸人家散若舟。
幾夜屯溪橋下夢, 斷腸春色似揚州。
——郁達夫《屯溪夜泊記》
快速預覽 屯溪鎮海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Remove ads

損毀

2020年7月7日,鎮海橋被山洪沖毀[2]。2020年7月9日,安徽省文旅廳文物保護處一級調研員黃會表示,下一步經過專家勘察、論證後,根據文物保護法的規定,會做好相關修復工作。[3]17日,黃山市住建局、黃山市文化和旅遊局批覆了市城建處報送的屯溪鎮海橋散落構件、石料打撈工作方案。[4]25日,鎮海橋善後保護工作方案已通過,力爭在同年四季度開工修建,2022年修建竣工。[5]2020年8月7日,因屯溪鎮海橋散落構件、石料打撈工作等建設需要,經報請市政府同意,定於2020年8月10日開始降低水位。[6]

打撈

2020年8月13日,鎮海橋構件開始打撈。[7]2020年8月18日,打撈過程中發現了明代望柱石。[8]8月25日,6個橋墩所處區域及附近區域的石料構件已打撈結束,6個橋墩的墩基清晰展現。[9]8月31日,打撈工作結束。[10]

修復

2020年9月,《屯溪鎮海橋修復工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受理情況公示。[11]10月,修復工程完成招標。[12]12月10日,修繕工程第一根工程樁開始施工。[13]

恢復通行

2021年12月,鎮海橋修繕完成,恢復通行。[14]

圖片庫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