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山崎之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山崎之戰
Remove ads

山崎之戰,又稱天王山之戰,是日本天正十年六月十三日(1582年7月2日)本能寺之變後發生的一場戰役,是明智光秀羽柴秀吉山城國攝津國邊緣-山崎(現今的京都府大山崎町)爆發的一場戰役。

快速預覽 山崎之戰, 日期 ...
快速預覽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

背景

光秀討伐信長

天正十年(1582年),京都本能寺之變後的明智光秀志得意滿,除了派遺女婿明智秀滿攻陷安土城外,又修信聯絡公卿,大肆讚揚自己的功勞。然而,其行徑並不為其他武將認同,甚至連親家細川藤孝都剃光頭為織田信長戴孝;另一盟友筒井順慶表面上發兵支援光秀,其實早已與羽柴秀吉接觸。表態站在光秀一方的人只有少數的親信,如岳父妻木廣忠、女婿明智秀滿、舊臣齋藤利三等人。

本能寺之變主要將領及大名動向

本能寺之變發生時,織田信長的數名將領和從屬同盟的德川家康的行動如下:

戰鬥經過

在秀吉與毛利氏講和後,率領其軍隊以最快的速度趕回畿內(即中國大返還),於攝津國山城國邊境之山崎與明智光秀決戰。12日,雙方在圓明寺川(現・小泉川)對峙。

雙方戰況形成拉鋸狀態,最後由於屬於織田軍的池田恆興偷襲明智軍的津田信春,使得織田軍成功包圍明智軍,光秀敗走,光秀從勝龍寺城逃往坂本城。十四日早上,明智光秀在逃往近江途中於小栗栖京都市伏見區)被農民殺死(另說是自盡身亡,又一說其剃度出家),俗稱三日天下。其女婿明智秀滿在光秀失敗後,於坂本城自盡。明智家的勢力至此完全敗亡,此役為秀吉開啟了其日後統一日本的契機。

兩軍規模

  • 秀吉軍:根據《續本朝通鑑》,所控兵力達46,700人左右,實際參戰兵力約26,000人。
    • 高山右近木村重茲:2,200人。
    • 中川清秀:2,500人。
    • 池田恆興、池田元助、加藤光泰:5,000人。
    • 丹羽長秀:3,000人(有資料指出在秀吉本隊)。
    • 織田信孝:4,000人(有資料指出在秀吉本隊)。
    • 秀吉本隊(堀秀政羽柴秀長蜂須賀正勝中村一氏堀尾吉晴蜂屋賴隆黑田官兵衛、神子田正治等):30,000人。
    • 織田信孝與丹羽長秀正準備攻擊四國,信孝為總指揮,7,000人的兵力估計看似保守,但理應要有兵力留駐防地,故7,000人高估甚多。且該數字是否有被包括在秀吉本隊亦屬未知。秀吉本隊原本有30,000人,扣除留守部隊及沿途必要守備,外加七日強行軍的減員,理應維持15,000人的規模。高山、木村、中川、池田等部亦屬強行軍性質,兵力勢必會打折扣,全部加總兵力26,000人會是比較合理的數字。大多史料都認為強行軍士氣高昂,但當時本能寺事變才發生不久,士兵間普遍瀰漫不安未知並畏懼不前的氣息,這對於士氣有一定的影響。
  • 明智軍:小說太閣記》所控兵力約16,000人,但可信度低且立場極偏頗,實際參戰兵力約13,000人是目前學界普遍接受的數字。
    • 齋藤利三・柴田勝定:3,000人。
    • 阿閉貞征明智茂朝:2,000人。
    • 松田政近並河易家:1,500人。
    • 伊勢貞興諏訪盛直、御牧兼顕:1,500人。
    • 津田信春:1,000人。
    • 光秀本隊(小川祐忠亦在陣中):4,000人。
    • 明智軍在本能寺件發生時約13,000人,即便以最樂觀的16,000人計算,明智軍在幾日內強行攻落二條城、安土城及長濱城,開戰力兵力絕對在13,000以下。且光秀許多親信都持觀望甚至反對態度(如筒井及細川),所以明智軍方面的組織上已經有很大的問題。
Remove ads

名稱對流行文化的影響

「天王山之戰」一語,後在日本圍棋界中常被用作比喻多局制賽事中的關鍵一局,此一用法後傳至日本棒球界,在華語地區亦有出現,用於比喻棒球、籃球足球等賽事,可能是先從日本棒球界傳至臺灣棒球界,再流傳至其他地區及界別。[1][2][3]

註腳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