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岩見澤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岩見澤市(日語:岩見沢市/いわみざわし Iwamizawa shi */?)為位於日本北海道空知綜合振興局南部的城市,位於石狩平原的東部,也是空知綜合振興局辦公室的所在地。岩見澤市為北海道內的陸上交通要衝之一,市區從石狩川左岸由東向西擴展到夕張山地,境內有很多與石狩川合流的支流,因此橋梁的數量相當多[2]。岩見澤市的水稻耕作面積及收穫量為北海道第一[3]。市內各地設有利根別自然公園等公園和綠地[4]。
由於過去在北海道開拓時期,為了開採幌內煤田(位於現在的三笠市),興建了札幌到幌內之間的道路,當時在幾春別川旁(位於現在的岩見澤市轄區北部)建了讓建築工人休息的場所,稱為「湯浴澤」(ゆあみさわ、Yuamisawa),後逐漸被稱為「岩見澤」(いわみざわ、Iwamizawa),也成為現在城市的名稱。[5]
Remove ads
人口
![]() | ||||||||||||||||||||||||||||||||||
岩見澤市與日本全國年齡別人口分布比較圖 (2005年資料) |
岩見澤市的年齡、男女別人口分布圖 (2005年資料) | |||||||||||||||||||||||||||||||||
■紫色是岩見澤市
■綠色是全國 |
■藍色是男性
■紅色是女性 | |||||||||||||||||||||||||||||||||
岩見澤市人口變化
| ||||||||||||||||||||||||||||||||||
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統計中心提供之人口普查數據 |
歷史
- 1878年:開拓使在延著幾春別川在通往幌內煤礦的地方設置旅人休息所。[6]
- 1882年11月13日:幌內鐵道的幌內(三笠市)至手宮(小樽市)間路段通車。
- 1883年:開始勸導士族移民,並開始有大量士族進入此地。
- 1884年10月6日:設置岩見澤村並設置戶長役場設置。
- 1891年:北海道煤礦鐵道岩見澤至歌志內(現在的歌志內市)間路段通車通(舊歌志內線、現在的函館線)。
- 1892年2月:栗澤村(後來的栗澤町)從岩見澤村分村。
- 1897年10月:北海道廳在此設置空知支廳。
- 1900年7月1日:成為北海道一級村制,同時北村從岩見澤村中分村。
- 1906年2月1日:改制為岩見澤町。
- 1906年4月1日:栗澤村成立為北海道二級村。
- 1909年4月1日:栗澤村改為北海道一級村。
- 1919年4月1日:北村成為北海道二級村。
- 1943年4月1日:改制為岩見澤市,為北海道第10個、全日本第201個城市。
- 1949年4月1日:栗澤村改制為栗澤町。
- 1985年:國鐵萬字線停駛。
- 1986年:北海道21世紀博覽會開始。
- 1987年:北海道旅客鐵道幌內線停駛。
- 2006年3月26日:栗澤町和北村併入岩見澤市。
產業
該市最初是作為煤炭生產和運輸的鐵路而發展的,隨著煤炭工業的衰落,主要產業轉變成農業和工業。農業方面,岩見澤市是日本主要的米、洋蔥、小麥的生產地之一。溫差大的氣候適合水果生產,近年來當地也建立了許多新的酒莊和葡萄園。工業方面,當地的工業製成品出貨量成增長趨勢,以輕工業為主,且食品加工佔總出貨量的40%以上。
交通
![]() |
![]() |
|
|

- 北海道中央巴士
觀光景點
觀光
|
文化遺產
祭典
|
教育
- 國立北海道教育大學岩見澤校
- 岩見澤市立高等看護學院
- 私立駒澤看護保育福祉專門學校
|
|
|
|
|
|
|
|
姊妹市・友好都市
本地出身之名人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