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歌志內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歌志內線(日語:歌志内線/うたしないせん Utashinai sen */?)曾經是一條連結北海道砂川市(空知支廳管內)的砂川站至歌志內市的歌志內站,屬於日本國有鐵道(國鐵)與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的鐵路線(地方交通線)。根據國鐵再建法的施行獲指定為第2次特定地方交通線,1988年(昭和63年)4月25日全線廢除[1]。
Remove ads
路線資料(廢除前)
歷史
本線在1891年(明治24年)由北海道炭礦鐵道開通,主要用於運輸沿線煤礦所產的煤。在1906年(明治39年),依據鐵道國有法,本線國有化,成為官設鐵道路線。鐵路的運煤業務興隆,在1963年(昭和38年)營業係數為64,為日本全國路線盈利的第四名。但後來隨著煤礦業的衰退,運輸量下降,1982年度的營業係數為394。
在1980年(昭和55年),國鐵再建法施行。本線在1984年(昭和59年)被指定為第2次特定地方交通線,雖然曾考慮過轉為第三部門鐵路,但由於北海道炭礦汽船空知煤礦已經決定關閉,在1987年(昭和62年)國鐵分割民營化後一年,在1988年四月本線廢止,改以巴士替代服務。
不過,同樣以砂川站為起點的另一條運煤路線——函館本線上砂川支線,雖然一樣面臨煤礦業衰退,且運輸量低於歌志內線,但由於被視為函館本線的一部分,直到1994年(平成6年)才廢止。
Remove ads
- 1891年(明治24年)7月5日:北海道炭礦鐵道空知線砂川 - 歌志內區間 (8英里64鏈) 啟用,新設歌志內站。
- 1896年(明治29年)10月21日:新設神威站。
- 1901年(明治34年)9月:從空知線分離出來,成為空知線的歌志內支線。
- 1906年(明治39年)10月1日:砂川 - 歌志內 (8.9英里) 鐵路線國有化。
- 1909年(明治42年)10月12日:按國有鐵道線路名稱,砂川 - 歌志內之間的鐵路線定名為歌志內線。
- 1946年(昭和21年)11月1日:新設文珠臨時乘降站。
- 1947年(昭和22年)2月20日:文珠臨時乘降站升級為車站,開始貨物起卸服務。
- 1960年(昭和35年)2月:文珠站委託民間管理。
- 1960年(昭和35年)3月:開始使用柴油客車,客運與貨運列車分開運行,砂川 - 歌志內之間的旅客運輸所需時間縮短一半,約需20多分鐘。
- 1960年(昭和35年)12月26日:新設歌神站(客運站)。
- 1961年(昭和36年)2月10日:新設西歌站。停止文珠站的貨運服務。
- 1961年(昭和36年)12月25日:新設燒山站(客運站)。
- 1972年(昭和47年)3月15日:停止西歌站、神威站的貨運服務。
- 1984年(昭和59年)6月22日:指定為第2次特定地方交通線。列入停用鐵道線。
- 1986年(昭和61年)11月:除了砂川站、歌志內站外,其他站停止販賣車票。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因國鐵分割民營化,本線成為北海道旅客鐵道(第一種鐵道事業者)與日本貨物鐵道的鐵路線(第二種鐵道事業者)。
- 1988年(昭和63年)4月25日:全線 (14.5km) 停運,由北海道中央巴士燒山線公車代替鐵路服務。
- 2019年(平成31年)3月31日:北海道中央巴士燒山線停駛。
運行狀態(客運服務,停運前)
在停運前最後一次的時間表修正是在1986年3月3日[2],全日只有八班來回普通列車往返砂川與歌志內站[2]。早上有三班來回列車、中午與黃昏各一班、晚上有三班[2]。在早上,有一班列車不停燒山站[2]。
車站列表
所有車站都位於北海道。所屬路線的公司名以歌志內線廢除時為準。
相關條目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