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職業穩定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職業穩定性又稱工作穩定性[1],是指個人保住工作的可能性;穩定性高的工作意味著這個人失去工作的可能性很小。許多因素威脅著職業穩定性,例如全球化下的產業轉移、外包裁員經濟衰退和新技術。

經濟擴張時期,企業需要更多的資本或勞動力,此時人們的就業信心和安全感就會增加。在經濟衰退期間,情況往往正好相反:企業不再擴張並且收縮規模,這就會涉及裁員,人們個工作安全感也會下降。 [2]

有些政府試圖通過法律手段增加就業穩定性,例如1964年民權法案就規定不能因為某些原因解僱員工。個人的話則可以通過學習、積累職場經驗來提高自己的技能,或者搬到就業環境更好的地方。 [3]官方發佈的失業率和員工信心指數是衡量職業穩定性的指標。 [4]

工會也對職業穩定性有一定的影響。工會勢力強大的行業,工作就相對越穩定,而許多沒有工會的私營部門崗位通常被認為穩定性較差。此外公務員教師醫生執法人員的工作穩定性也較高。 [5]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些人很多都是有編制的,即鐵飯碗,基本上大部分人可以幹到退休,而其他行業的從業者可能會面臨35歲危機[6][7]

能否快速適應新職業和新公司也會對員工的工作不安全感產生影響,適應性強的人通常不太會缺乏工作安全感。 [8]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