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工研院院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工業技術研究院院士,簡稱工研院院士,是中華民國工業技術研究院設置的終身榮譽銜,其目的為表彰在產業技術上對產業發展與增進人民生活福祉有傑出貢獻之個人,以促進臺灣科技發展。原則上每年召開會議一次,針對科技、產經議題進行交流討論,提出建言。
產生方式
工研院院士每年選拔一次,每屆至多不超過10位。宗旨為表彰在產業技術上對產業發展與增進人民生活福祉有傑出貢獻之個人,以促進臺灣科技發展。除第一屆僅由遴選委員會推薦候選人之外,第二屆起皆由遴選委員會及工研院院士推薦候選人。候選人須具有產業管理或科技研發實務之經歷,在技術創新及其產業化有卓越成就,並對國家產業發展與增進人民生活福祉有傑出貢獻。之推薦候選人後,經遴選委員會選出院士,使用不記名投票,應有四分之三以上遴選委員出席,並獲出席遴選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另視應選名額,根據得票數高低依次當選。每屆當選之院士於當年度公告並頒授證書公開表揚,工研院院士為終身榮譽銜。[1]
院士會議
院士會議由全體工研院院士組成,原則上每年召開會議一次,針對科技、產經議題進行交流討論,凝聚工研院院士寶貴經驗與產業智慧,提出建言。[1]
歷屆名單
截至2024年[update],工研院院士共計64人,包括第一屆(2012年)8人,第二屆(2013年)4人,第三屆(2014年)5人,第四屆(2015年)4人,第五屆(2016年)5人,第六屆(2017年)3人,第七屆(2018年)4人,第八屆(2019年)5人,第九屆(2020年)7人,第十屆(2021年)5人,第十一屆(2022年)5人,第十二屆(2023年)4人,第十三屆(2024年)5人。歷屆院士有第十屆葉常菁、第十三屆蘇姿丰、徐秀蘭三人為女性,其餘為男性院士。另第三屆Lewis Terman為外籍院士。[2]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