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巴里翼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巴里翼龙属
Remove ads

巴巴里翼龍學名Barbaridactylus)是來自摩洛哥晚白堊世馬斯垂克階奧勒德阿卜杜恩盆地英語Ouled Abdoun Basin的一種夜翼龍科翼龍,由古生物學研究尼古拉斯·朗里奇(Nicholas R. Longrich)、大衛·馬提爾(David M. Martill)和布里安·安德列斯(Brian Andres)於2018年英語2018 in paleontology發表。同一篇論文中還描述了來自相同盆地的其它兩種翼龍:翠鳥翼龍神鳥翼龍[2]模式種兼唯一種巨大巴巴里翼龍B. grandis)。

快速預覽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Remove ads

發現與命名

該屬所有已知標本均是在一場歷時三年、出土近200件翼龍標本的挖掘活動中發現的。正模標本FSAC-OB 232由右股骨、左橈骨、尺骨、肱骨、肩胛烏喙骨及部分下頜骨組成。已有四件其它標本歸入巴巴里翼龍,包括FSAC-OB 8、9、10及11,四者均為肱骨。[2]

巴巴里翼龍命名自北非的巴巴利海岸及希臘語dactylus希臘語δάκτυλος[3]),意為「手指」。[2]種名grandis在拉丁語中意為「巨大的」。[2]

描述

Thumb
巴巴里翼龍的體型(頂部第三高)與其它翼龍、鳥類及人類的比較

巴巴里翼龍是種肱骨長22.5公分(8.9英寸)、翼展長約4公尺(13英尺)、重4公斤(8.8磅)的大型夜翼龍科,使之成為最大的夜翼龍科之一。[2][4][a]像其它夜翼龍科一樣,巴巴里翼龍生有向上彎曲的雙顎。唯一已知頸椎按比例地縮短變寬,對夜翼龍科而言亦較為典型,這種形態特徵還存在於近緣的無齒翼龍科中。肩胛烏喙骨融合表明該動物可能是成年個體。其呈迴旋鏢形狀,肩胛骨、烏喙骨兩塊骨頭成角60度。肱骨幹又長又細。短柄斧狀的三角嵴(夜翼龍科一項獨有特徵)位於肱骨頭極遠端,更類似夜翼龍而非翠鳥翼龍。該嵴短而寬,擴張的尖端發育較弱,屬於原始特徵。三角嵴從正面看似乎是彎曲的,程度大於其它夜翼龍科但比無齒翼龍科要小得多。每個肱骨頭腹面皆有一個氣腔,這是本物種所特有的。尺骨相對纖細,不像翠鳥翼龍那般粗壯,末端擴張微弱。橈骨直徑將近是尺骨的三分之二。巴巴里翼龍的股骨對夜翼龍科來說比較典型,儘管缺乏其它夜翼龍科中存在的更強烈的遠端擴張。相反,其擴張程度較輕,類似無齒翼龍。[2]

Remove ads

分類

Thumb
歸入該屬的的右肱骨

以下分支圖展示了安德列斯等人於2014年首次發表,並由朗里奇等人於2018更新額外數據的系統發育分析結果。該分析發現巴巴里翼龍是夜翼龍物種拉氏夜翼龍的姐妹群,兩者均處在夜翼龍科內。[2][5]

鳥掌翼龍超科 Ornithocheiroidea

神龍翼龍超科 Azhdarchoidea

怪肘大鳥翼龍 Piksi barbarulna

 無齒翼龍超科 Pteranodontoidea 

鳥掌翼龍形態類 Ornithocheiromorpha

 無齒翼龍類 Pteranodontia 
無齒翼龍科 Pteranodontidae

斯氏無齒翼龍 Pteranodon sternbergi

長頭無齒翼龍 Pteranodon longiceps

皇家特提斯翼龍 Tethydraco regalis

夜翼龍科 Nyctosauridae

布氏阿拉摩翼龍 Alamodactylus byrdi

波氏伏爾加翼龍 Volgadraco bogolubovi

赫氏白堊鳥龍 Cretornis hlavaci

遊蕩翠鳥翼龍 Alcione elainus

強壯神鳥翼龍 Simurghia robusta

科阿韋拉穆氏翼龍 Muzquizopteryx coahuilensis

巨大巴巴里翼龍 Barbaridactylus grandis

拉氏夜翼龍 Nyctosaurus lamegoi

小夜翼龍 Nyctosaurus nanus

纖細夜翼龍 Nyctosaurus gracilis

安德列斯在其2022年的風神翼龍專著中提出巴巴里翼龍可能代表夜翼龍的一個額外物種。[1]

無齒翼龍類 Pteranodontia

特提斯翼龍屬 Tethydraco

長頭無齒翼龍 Pteranodon longiceps

斯氏無齒翼龍喬斯坦伯格翼龍 Pteranodon sternbergi

阿拉摩翼龍屬 Alamodactylus

伏爾加翼龍屬 Volgadraco

白堊鳥龍屬 Cretornis

遠夜翼龍類 Aponyctosauria

翅翼龍屬 Epapatelo

神鳥翼龍屬 Simurghia

翠鳥翼龍屬 Alcione

夜翼龍科 Nyctosauridae

穆氏翼龍屬 Muzquizopteryx

拉氏夜翼龍 Nyctosaurus lamegoi

巨大夜翼龍巴巴里翼龍 Nyctosaurus grandis

小夜翼龍 Nyctosaurus nanus

纖細夜翼龍 Nyctosaurus gracilis

古生態學

Thumb
巴巴里翼龍發現地位置及地層

巴巴里翼龍發現於摩洛哥北部奧勒德阿卜杜恩盆地馬斯垂克階晚期的磷酸鹽中。該地質單元不隸屬任何地層。其分為數層,而巴巴里翼龍發現於第三層(Couche III)。該層段可追溯到白堊紀末滅絕事件以前約一百萬年的馬斯垂克階最末期。第三層代表了當時已知的最具多樣性的海洋生態系統。[2]

該區域已發現為數眾多的海洋生物,包括鯊魚和硬骨魚,此外還有海龜、蛇頸龍滄龍。僅發現了少量零碎恐龍化石,包括一種阿貝力龍類及一種蜥腳類。該地層的其它翼龍最初僅有神龍翼龍科茅利塔尼亞磷礦翼龍。然而,除巴巴里翼龍外,近期研究還揭示了該地區至少還有五種翼龍,包括翠鳥翼龍神鳥翼龍特提斯翼龍[2]

注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