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比倫世界地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比倫世界地圖
Remove ads

巴比倫世界地圖(Babylonian Map of the World),或稱世界意象(Imago Mundi )是一件以阿卡德語書寫的巴比倫泥板,上面有對當時已知世界標註性英語Typography (cartography)描繪,還有一段簡短且部分闕漏的說明,該泥板的年代不早於西元前9世紀,更可能是前8世紀末或前7世紀。

快速預覽 巴比倫世界地圖, 材質 ...

地圖以由北向南流動的幼發拉底河為中心(北方朝上,南方朝下)。巴比倫城位於幼發拉底河上,描繪在地圖的北半部。幼發拉底河口被標註為「沼澤地」及「流出」。埃蘭首府蘇薩位於南部,烏拉爾圖位於東北部,而加喜特人的首府哈班( Habban )被錯誤地畫在西北部。美索不達米亞被一條圓形的「痛苦之河」(bitter river)或海洋所包圍,有七、八個「區域」被描繪成三角形,位於海洋之外。有人認為這些「區域」被描繪為三角形可能表示它們被想像成山脈。[1]

霍姆茲德‧拉薩姆英語Hormuzd Rassam(Hormuzd Rassam)在巴格達州西帕爾挖掘出這塊泥板,[2]大約位於巴比倫以北60公里處的幼發拉底河東岸。該泥板1882年被大英博物館收購(BM 92687);[2]文本於1889年被首次譯出。[3]

Remove ads

泥板的描述

這塊泥板由三個部分組成:世界地圖、地圖上方的文字和泥板背面的文字。目前尚不清楚這三個部分是否應該視為單一整體來解讀。文本之間的系統性差異表明,這塊泥板可能是由三個獨立的文件編纂而成。[4]

地圖

Thumb
巴比倫世界地圖,西元前700-500年

地圖畫成圓形,有兩個標明外圍界限的圓。楔形文字標記所有圓內的位置,以及一些圓外的區域。兩個外圈中間代表水,標記為「idmaratum 」(痛苦之河),也就是鹽海。地圖中心以北的巴比倫;底部的平行線似乎代表了「南部沼澤地」,而一條來自北部、東北部的曲線似乎代表了札格羅斯山脈[5]

Thumb
布魯諾·邁斯納(Bruno Meissner)在《巴比倫和亞述人》(Babylonien und Assyrien)中的繪畫,1925年。

圓圈邊界有七個內部的小圓圈,似乎代表七座都市。外圓(水域周界)上有七個或八個三角形部分表示被指名的「區域」(nagu)。其中有五個描述倖存下來。[2]

巴比倫世界地圖上的物件[5]
Thumb
1. 「山」(阿卡德語šá-du-ú

2.「城市」(阿卡德語uru
3.烏拉爾圖阿卡德語ú-ra-áš-tu
4. 亞述阿卡德語kuraš+šurki
5. 德爾(阿卡德語dēr)(城市)
6.?
7. 沼澤地(阿卡德語ap-pa-ru
8. 蘇薩埃蘭首府)(阿卡德語šuša
9. 運河/「流出」(阿卡德語bit-qu
10. 迦勒底阿卡德語bῑt-ia-᾿-ki-nu)(一個地區)
11.「城市」(阿卡德語uru

12. 哈班(阿卡德語ha-ab-ban)(加喜特人的土地和城市)

13. 巴比倫阿卡德語tin.tirki),被幼發拉底河分開
14 – 17. 海洋(鹽海,阿卡德語idmar-ra-tum
19 – 22(以及18?). 外部「區域」(nagu):
18. 「長城,隔6里格,那邊看不到太陽」(阿卡德語BÀD.GU.LA 6 bēru ina bi-rit a-šar Šamaš la innammaru)– 「長城」可能是一座山脊,「隔6里格」可能是指海洋的寬度。[6]
19.「nagu,隔6里格」
20.「[nag]u [...」(剩下的文字有缺漏)
21.「[na]gu [...」(剩下的文字有缺漏)
22.「nagu,隔8里格」
23. 沒有任何說明。(亞述的城市?)
24. 25. 沒有任何說明。(哈班的城市?)

卡洛·扎卡尼尼(Carlo Zaccagnini)認為,巴比倫世界地圖的設計可能保存在於歐洲中世紀的TO地圖中。[7]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