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氏銀鮈
鲤科银鮈属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巴氏銀鮈(學名:Squalidus banarescui)為條鰭魚綱鯉形目鯉科的其中一種。
中華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2009年4月1日公告本種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
Remove ads
分布
深度
水深0至5公尺。
特徵
本魚體延長,略呈圓柱狀,腹部圓。口下位,鬚一對。頭中大,頭背面平直,吻略尖長,體被大圓鱗,側線完全,胸鰭末端延伸未達腹鰭基部。體背暗紫灰色,腹部黃色,體側上半部呈現3至4條灰黑縱紋。體側具一黑色與金色縱紋,側線鱗孔後方具有黑色新月形紋,各鰭具細小黑斑,背鰭軟條10至11枚,臀鰭軟條9條,體長可達6.3公分。
生態
本魚為初級淡水魚,棲息於河川中、下游或水流較緩和的潭區或湖中,喜歡躲藏於水底障礙物間,翻攪底層沙泥,屬雜食性,以水生昆蟲及藻類為主。
經濟利用
非食用魚。
參考文獻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1). Squalidus banarescui. FishBase. Version 2011-12.
- 魚類圖鑑. 遠流出版社. 2003年.
- 台灣魚類資料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擴展閱讀
![]() | 這是一篇與鯉形目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