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羅環形山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罗环形山
Remove ads

巴羅環形山(Barrow)是位於月球正面北極區的一座大型古撞擊坑,約形成於45.5-39.2億年前的前酒海紀[1],其名稱取十七世紀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神學家,著名科學家艾薩克·牛頓的老師伊薩克·巴羅(1630年-1677年),該名稱最初由十九世紀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海因里希·馮·馬德勒所提出[2][3],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4]

快速預覽 巴羅環形山, 坐標 ...

描述

Thumb
巴羅環形山的周邊,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Thumb
月球軌道器4號拍攝的另一幅巴羅環形山斜視圖
Thumb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的圖像

該隕坑靠近月球北側邊沿,其位置介於西北的戈爾德施米特環形山和東北不規則的默冬環形山之間,西南方則坐落了威·邦德環形山[5]。隕坑中心月面坐標71.28°N 7.59°E / 71.28; 7.59[4],直徑93.82公里[6],深度約2.84公里[1]

巴羅環形山坑壁已被後續的撞擊以及切入的隕坑嚴重侵蝕和更改,其外觀破裂、崎嶇,類似一圈環坑底的山脊和山峰,其中西南壁上橫跨了一座更年輕的撞擊坑-直徑27公里的衛星坑巴羅 A;東南壁併入了直徑17公里的殘跡坑-巴羅 B;東側坑壁一道狹窄的裂谷連通了衛星坑默冬 F的坑底;而西側和西北壁高聳峻峭,部分壁頂與坑底落差達3400米[7],寬厚連綿的西北外壁一直伸展連接到戈爾德施米特環形山。巴羅環形山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1440米[1],內部容積約8562立方千米[1]。坑內已被熔岩流掩沒撫平,形成一塊平坦、散布著眾多微小淺坑的坑底,一些來自西面阿那克薩哥拉環形山淡淡的射紋束穿過了它的坑底。

巴羅環形山屬於一種特殊類型的隕石坑,在冷海以北地區特別常見。這些隕坑內部已被月海熔岩填塞,但不一樣的是,其表面並不幽暗[8]。這些明亮平原的起因尚不清楚,也許,它們可能是被熔岩或其它構造—包括雨海盆地在內的撞擊噴發物所覆蓋。巴羅環形山坑底表層地質齡估計(按小隕坑分布密度)為39-38億年[9],而類似平原的地質齡範圍一般為40-36.5億年[9][10][11]

1645年,佛蘭芒天文學家米迦勒·弗洛倫特·范·朗倫曾將它命名為阿馬爾菲(Amalfi)[3][12]。處於晨昏圈上的巴羅環形山是清晨最有趣的月面觀察對象之一[13],當陽光投射在它東側坑壁數公里長的峪口上時,會在巴羅環形山坑底灑下一道長長的亮光[14]

Remove ads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巴羅環形山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Thumb
衛星坑圖
更多資訊 巴羅, 緯度 ...

參引資料

另請參閱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