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市區改善計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市區改善計劃
Remove ads

市區改善計劃(英語:Urban Improvement Scheme)是香港房屋協會的其中一個非資助建屋計劃,主要是將一些香港島九龍市區,建於1930至1940年代左右的舊樓拆卸,然後重建成樓層較高、單位更大的新型樓宇,並附設商店或者社會福利設施,性質近似現時市區重建局的重建項目,因此之故,這類住宅樓宇是不會在新市鎮找到。[1]:78直到2025年7月為止,房協已發展30個市區改善計劃的住宅項目,提供5,620個單位,過半數住宅位處在中西區,而且大部分都是單幢樓,多於兩幢樓的屋苑僅屬少數,其中座數最多的項目是羲皇臺(共有12座),而單位最多的項目是欣榮花園(共有900伙),值得留意的是有兩個住宅項目被其他發展商收購,當中一個已經易名,另外還有兩幢住宅後來被拆卸。[1]:78

Thumb
市區改善計劃一般建於市區舊樓群中間,圖為灣仔區大坑舊區,後方高樓為龍濤苑

歷史

房協在1974年響應時任執行委員、後來擔任布政司鍾逸傑建議,正式推出市區改善計劃,並得到香港政府提供的一億港元的長期貸款,同年正式展開收購舊樓物業。[1]:38-39這個計劃目的有三個,分別是為市區改善居住環境、為市民提供現代代居所、為舊有地方保持社區聯繫。[2]跟其他資助房屋(可以透過優惠地價建屋)不同的是,房協是需要以市值價格進行收購及預留資金安置相關住戶,之後又要向港府繳付市價建屋。[3]所以落成後的單位,除了少部分單位是保留予其他受重建影響的市民優先認購,或者出租予有需要人士之外,其餘單位都可以透過自由市場公開發售,並無任何申請資格和轉讓限制。[4]

1976年,石塘咀美新樓一座正式完工入伙,是為首個市區改善計劃項目,之後重建的版圖由中西區擴展至港島北、鴨脷洲、九龍西等地。[5]其中具規模者,包括大坑浣紗街重建項目龍濤苑,房協曾一度將那裡劃為其總部;還有由大角咀葛量洪夫人新村重建的頌賢花園油麻地六街項目駿發花園馬頭角四街項目欣榮花園,都是該計劃中較為人熟悉。[6]不過除了這幾個屋苑外,由於房協資金所限,而且沒有如後來的土地發展公司以及後繼機構市區重建局一樣有《土地收回條例》的權力,因此其餘都是較小型的重建項目,市區改善效益不大。[7]土發公司的成立後,開始嘗試系統式市區重建,並隨著地產市道發展,開始取代房協市區重建之角色。[8]到1999年尾,最後一個市區改善計劃項目荷李活華庭歷經多番阻滯後正式完工及發售,標誌房協市區改善計劃功成身退。[9]

房協因推行上述計劃而累積市區重建經驗,所以在2002年尾與市建局合作推動市區重建,市建局透過《土地收回條例》收樓,而房協則負責提供安置資源,建築,售樓及售後管理服務。[10]房協其後按照市建局政策,2013年起推出五個位於深水埗、並以「喜」字開首的項目,以及筲箕灣樂融軒項目,不過這些樓宇並不是屬於市區改善計劃,而是獨立成為一個新設的「市區重建項目」。[1]:56, 80此外,居仁閣於1990年重建後隨即被土發公司全幢買下作安置用途;[11]灣仔永豪閣於2010年起被太古地產收購所有業權,並在2016年翻新成為服務式住宅並易名為「Star Studios II」。[12]1983年落成的些利街10號近年已拆除,成為第一個遭拆除的房協市區改善計劃住宅,現址為一間黎巴嫩餐廳。[13][14]位於鴨脷洲的平瀾街7號則是第二個被重建的項目,未來會成為宏安地產在平瀾街新項目的一部分。

Remove ads

香港島屋苑一覽

中西區

更多資訊 名稱, 照片 ...

灣仔區

更多資訊 名稱, 照片 ...

東區

更多資訊 名稱, 照片 ...

南區

更多資訊 名稱, 照片 ...

九龍屋苑一覽

油尖旺區

更多資訊 名稱, 照片 ...
Remove ads

深水埗區

更多資訊 名稱, 照片 ...

九龍城區

更多資訊 名稱, 照片 ...

已拆卸

更多資訊 名稱, 照片 ...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