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希爾寧達木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希爾寧達木定(蒙古語:Ширнэндамдин,1869年—1931年)[1],也被稱為濟農王(Эрдэнэ жонон ван,又譯「卓囊」),博爾濟吉特氏,蒙古族,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中旗人,蒙古政治人物。[2]

生平
希爾寧達木定生於同治八年(1869年)。其祖父德勒克多爾濟為清朝土謝圖汗部中旗札薩克固山貝子、御前侍衛、庫倫蒙古辦事大臣、綏遠城將軍、烏里雅蘇台將軍。其父車林多爾濟為德勒克多爾濟的第三子,是公銜三等台吉。[2][3]
光緒十三年二月初四日,庫倫辦事大臣安德、蒙古辦事大臣・土謝圖汗那遜綽克圖奏請將時年十九歲(虛歲)的「 賞戴花翎二品頂戴、未授職四等台吉希爾寧達木定」在庫倫辦事大臣衙門印房隨同部院章京學習當差。 奉旨允准。清朝末年,希爾寧達木定已經晉封為三等台吉。[2]
1912年底至1913年初,時任大蒙古國內閣副總理大臣[4]的額爾德尼卓囊貝子希爾寧達木定、外務大臣杭達多爾濟和碩親王、副外務大臣車林多爾濟、外務部筆帖式巴布多爾濟共同訪問了聖彼得堡。[2]
1914年9月8日至1915年6月7日,恰克圖會議召開。期間,從1914年9月初到11月中旬,外蒙古專使為第二任大蒙古國內務大臣、額爾德尼商卓特巴衙門的畢里克圖公爵達喇嘛達什札布,以及第一任大蒙古國財政大臣、清朝土謝圖汗部盟長、左翼後旗札薩克鎮國公、時任左翼後旗札薩克土謝圖親王的察克都爾扎布。1914年11月中旬,達什札布因病返回庫倫,外蒙古方面乃改派博克多汗的親信、司法部副大臣、額爾德尼卓囊貝子希爾寧達木定為首席專使。[2]
恰克圖會議結束後,希爾寧達木定晉封額爾德尼濟農郡王。1919年外蒙撤銷自治回歸中華民國後,希爾寧達木定改漢名奚爾達,字穆卿,與繃楚克車林同赴北京報聘。[5]
1921年秋,希爾寧達木定隨蒙古人民革命政府代表團訪問莫斯科,參與簽訂了11月5日的《俄蒙友好條約》,並於當天在克里姆林宮受到了列寧的接見。[2]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