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希臘戰艦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世紀開始,希臘曾為了與死敵鄂圖曼帝國相抗衡而向外國訂購了一批戰艦。包括向德國訂購的「薩拉米斯」號和向法國訂購的一艘布列塔尼級戰艦「瓦西盧斯·康斯坦提努斯」號。但最終僅僅有從美國海軍購買的兩艘二手艦隻最終得以在希臘海軍麾下正式服役,這兩艦分別被更名為「基爾基斯」號[a]和「利姆諾斯」號[b]。其餘訂單均因一戰爆發的原因而未能完成。戰爭結束後,希臘方面也沒有接收未完成的艦體。而碩果僅存的兩艘美制前無畏艦也都在二戰期間被德軍炸沉,之後全數被拆解。
概況
在20世紀早期,為了對抗強大的傳統對手鄂圖曼帝國,希臘海軍開始了一項擴張計劃[4]。此前希臘海軍建造一系列鐵甲主力艦,其中包括「奧爾加女王」號[d]和「喬治國王」號[e],兩艦均建於19世紀60年代末,而伊茲拉級[f]建於19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4]。1910年,鄂圖曼帝國從英國訂購了新型無畏艦「雷沙迪耶」號[g][9]。作為回應,希臘下單從德國造船廠訂造無畏艦「薩拉米斯」號[h][9]。在此之後,鄂圖曼帝國又收購前巴西海軍旗下的「里約熱內盧」號,並將其命名為「蘇丹鄂圖曼一世」號[i][11]。作為回應,1914年希臘在法國訂購了第二艘戰艦「瓦西盧斯·康斯坦提努斯」號[j][12][9]。該艦的設計與法國布列塔尼級戰艦相類似[13]。然而由於鄂圖曼帝國在戰艦的建造工程方面遙遙領先,希臘海軍又於1914年7月購買了兩艘二手的美國前無畏艦——「密西西比」號和「愛達荷」號作為權宜之計[14]。兩艦分別被更名為「基爾基斯」號和「利姆諾斯」號[15]。
然而,隨著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希臘海軍的造艦計劃被迫中斷[13][16]。「瓦西盧斯·康斯坦提努斯」號和「薩拉米斯」號分別在1914年8月和12月停工[13][16]。因此,「基爾基斯」號和「利姆諾斯」號是僅有交付給希臘的兩艘戰艦。
希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最開始的三年保持中立。然而1916年10月,法國占領了希臘並解除了其僅有兩艘戰艦的武裝。在一戰的其餘時間裡,兩艦一直沒有參與任何行動。戰後,兩艦都參加了1919年到1922年的希土戰爭。直到1930年代早期,兩艦才都被降格。「利姆諾斯」號成為了一艘軍營船,而「基爾基斯」號則被改成了一艘訓練船[13][17]。在1941年4月德國入侵希臘期間,這兩艘戰艦在薩拉米斯被德軍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擊沉[18]。二戰結束後,兩艦全都被廢棄拆毀[19]。
Remove ads
「薩拉米斯」號

從1911年開始,希臘的傳統海軍對手鄂圖曼帝國就開始著手對其海軍艦隊進行現代化建設[20]。這一年,鄂圖曼帝國訂購了無畏艦「雷沙迪耶」號[20]。鄂圖曼帝國海軍力量的擴張威脅到了希臘對愛琴海的控制[21]。為了對抗鄂圖曼帝國的無畏艦,希臘決定從德國造船廠訂購自己的無畏艦「薩拉米斯」號[21]。由於當時的德國火砲生產資源有限,該艦的主砲由美國製造商承包[12]。因巴爾幹戰爭結束後獲得的大量賠款,希臘方面要求德國製造商大幅修改了設計方案,使得本艦原本的排水量從13500噸暴增到19500噸[2]。最終,「薩拉米斯」號在1913年7月23日鋪設龍骨,1914年11月11日完成了艦體的建造並下水[12]。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4年8月爆發,工程被迫於1914年12月31日中斷[16]。在美國訂購的艦砲被製造商伯利恆鋼鐵公司轉賣給了英國皇家海軍,用於武裝阿伯克龍比級[k]淺水重砲艦[22]。戰爭結束後,希臘海軍拒絕接收未完成的船體[22]。在希臘海軍和德國造船廠進行了長時間的仲裁之後,該艦最終於1932年被廢棄。[13][23]
Remove ads
「瓦西盧斯·康斯坦提努斯」號
1913年12月,鄂圖曼帝國訂購了第二艘無畏艦——「蘇丹鄂圖曼一世」號[24]。這是一艘原本由巴西海軍訂購,名為「里約熱內盧」號的建造中軍艦[24]。作為回應,希臘海軍也下單訂造了屬於自己的第二艘無畏艦[24]。這艘新戰艦將被命名為「瓦西盧斯·康斯坦提努斯」號,並將按照與法國布列塔尼級戰艦相同的設計方案進行建造[13]。本艦的建造工程始於1914年6月,但由於8月戰爭爆發而中止[13]。戰爭結束後,希臘海軍拒絕接收未完工的艦體,由此導致了一場合同糾紛[13]。這場糾紛於1925年得到解決,未建成的艦體就此被拆解[13]。
基爾基斯級

「基爾基斯」號和「利姆諾斯」號原是美國海軍在1904年至1908年間建造的戰艦,建成時分別名為「密西西比」號和「愛達荷」號[15][27]。兩艦一直在美國艦隊中服役,直到1914年6月被希臘海軍收購[15]。此時的希臘需要對抗鄂圖曼帝國的海軍擴張,而他們新訂購的無畏艦尚在海外建造中[15]。這兩艘戰艦於一戰爆發前的1914年7月抵達希臘[28]。由於希臘在戰爭的頭三年保持中立,兩艦幾乎沒有執行過軍事任務[28]。1916年10月,法國占領了希臘,並解除了「基爾基斯」號和「利姆諾斯」號的武裝[28]。戰爭結束後,兩艦被重新投入使用。1919年到1922年期間,這兩艘軍艦都在希土戰爭中參戰[28]。「利姆諾斯」號也曾參加了協約國武裝干涉俄國內戰的活動[29]。
直到20世紀30年代早期,這兩艘戰艦仍然在希臘海軍中服役。此時的「基爾基斯」號是艦隊的旗艦[30]。1932年,「利姆諾斯」號被解除武裝,改成軍營船,「基爾基斯」號則成為訓練船[13][17]。1940年,「基爾基斯」號被改為薩拉米斯海軍基地的浮動砲台[13]。在1941年4月德國入侵希臘期間,德軍Ju 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轟炸了薩拉米斯港口[25]。當時停泊在港內的「基爾基斯」號被炸沉,而「利姆諾斯」號則被炸擱淺[29][18]。戰爭結束後,兩艦都被拆解[19]。
Remove ads
腳註
參考資料
期刊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