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帕多瓦
意大利市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帕多瓦(義大利語:Padova),屬於政區威尼托中的一個城市,位於義大利北部,為帕多瓦省的首府以及經濟和交通要衝。2011年帕多瓦的人口為214,125人。
![]() |
帕多瓦與威尼斯時常共同被視為帕多瓦-威尼斯大都會區的一部分,共計1,600,000人。帕多瓦位於巴基廖內河上,在威尼斯西方40公里,維琴察東南方29公里。曾經穿城而過的布倫塔河,至今與帕多瓦城北相切。城市的西南方是綿延的尤佳寧山區。
這座城市風景如畫,密集的拱形街道網絡通向大型公共廣場,眾多橋梁橫跨巴基廖內河的各個分支,巴基廖內河曾經像護城河一樣環繞著古城牆。
葡萄牙方濟會修士聖安東尼在這座城市生活過,並於1231年在該市去世。本城的帕多瓦大學成立於1222年,伽利略·伽利萊在1592至1610年間擔任講師。
莎士比亞將《馴悍記》中大部分場景設置在這座城市。愛爾蘭作家奧斯卡·王爾德也有一部名為「帕多瓦公爵夫人」的戲劇。

Remove ads
名稱
帕多瓦的羅馬時期名稱Patavium(威尼斯語:Padoa)的原始含義尚不清楚。它可能與波河的古名帕杜斯(Padus)有關。此外印歐語詞根pat-可能指的是廣闊的平原,而不是附近的山丘。後綴-av(也出現在Timavus和Tiliaventum等河流的名稱中)很可能起源於威尼斯,它準確地表明了存在一條河流,在帕多瓦的情況下是布倫塔河。結尾-ium表示團結在一起的村莊的存在。根據另一種理論,Patavium可能源自高盧語padi「松樹」,指的是附近的松樹林。
歷史

帕多瓦是義大利北部最古老的城市,早於古羅馬時代前就已經建市。到公元前45年,被納入為古羅馬帝國一部分。
大約在11世紀,開始獲得自治市地位,並成立了地方議會。1222年,帕多瓦大學成立。

自1318年起,由卡拉拉家族控制該城市。至1405年,遭受威尼斯人入侵,被併入威尼斯共和國一部分。
由於1797年的坎波福爾米奧條約,威尼斯共和國不復存在,帕多瓦隨著其轄下的領土割讓給原本就已經控制其的奧地利;1806年後,帕多瓦成為法國傀儡國義大利王國轄下的城市。在拿破崙失勢之後,該城市於1814年成為奧地利帝國組成國之一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轄下帕多瓦省的首府。
在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下,帕多瓦是義大利軍隊的作戰基地。這時帕多瓦已是一個工業重鎮。
氣候
Remove ads
人口
按2007年統計,有210,301名居民居住在帕多瓦,其中有47.1%的男性與52.9%的女性。相比於23.72%的老人,青少年(年齡小於或等於18歲)達到了14.87%。而義大利的平均比例則為19.94%(老年)與18.06%(青少年)。帕多瓦居民的平均年齡為45歲,而義大利的平均年齡則為42歲。在2002至2005這五年中,帕多瓦的人口上漲了2.21%,而義大利的平均增幅則為3.85%[3]。帕多瓦的平均生育率為每1000位居民中有8.49個孩子出生,而義大利的平均水平則為9.45。
在2006年,90.66%的人口為義大利人。移民群體則主要來自歐洲其他國家(最多的是羅馬尼亞人,摩爾多瓦人與阿爾巴尼亞人):5.14%,撒哈拉以南非洲人:1.08%,以及東亞人:1.04%。這座城市主要以羅馬天主教為主,但由於移民,現在也有一些新教教徒,穆斯林以及印度教信徒。[4][5]
經濟
帕多瓦早於二十世紀初已有自己工業。1946年於帕多瓦東部興建了工業園,是目前全歐洲最大工業地帶之一,擁有1100萬平方米的工業用地。1300餘家企業的主要辦公地點設立在此處,並且僱傭了超過50,000名員工。在工業區內,有兩座鐵路車站,一座河港,3條鐵路軌道,兩個高速出口以及一些其他便利設施,例如旅館與郵局。
旅遊景點
友好城市
名人
- 提圖斯·李維(59BC–17AD)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