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帕特里夏·蒂爾
美国化学家、材料学家(1953—2020)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帕特里夏·A·蒂爾(Patricia A. Thiel),或帕特·蒂爾(Pat Thiel)(1953年2月20日—2020年9月7日),是美國化學家和材料學家,愛荷華州立大學的傑出教授。她以對固體表面上原子尺度的結構和化學過程的研究而聞名。[1]
Remove ads
早年生活和教育
帕特·蒂爾的早年時光是在明尼蘇達州西南部某個農場度過的。 她的父母生於移民農場家庭,受教育程度相當於八年級。帕特·蒂爾本人在明尼蘇達州利斯莫爾的農場附近的一所私立小學就讀1-8年級,在明尼蘇達州阿德里安的公立中學就讀了9-12年級。在國家優異獎學金計劃的支持下,她得以就讀位於明尼蘇達聖保羅的瑪卡萊斯特學院。受到第一學年的化學課及教授該課程的Emil Slowinsk的鼓舞[2],她決定選擇主修化學。1975年,她獲得化學學士學位 ,並輔修數學。畢業後,她在控制資料公司從事分析化學相關工作。一年後,她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博士生獎學金資助,就讀加州理工學院化學系。她於1981年在W. Henry Weinberg的指導下完成了化學博士學位。[3] [4] [5]
事業
博士畢業後,帕特·蒂爾獲慕尼黑大學的德國洪堡基金會資助,加入格哈德·埃特爾(Gerhard Ertl)的研究組;後者於2007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82年,她來到加州利佛摩市,供職於桑迪亞國家實驗室。在短暫擔任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物理系的訪問學者之後,1983年,她來到愛荷華州立大學的化學系任教,同時也成為了美國能源部下屬埃姆斯實驗室的一員[5]。隨後幾年,她逐步晉升為化學系的副教授(1988),正教授(1991)和傑出教授(2001)。2012年,她額外擔任了愛荷華州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的教授。期間她獲得了傑出教學獎[6]並擔任過多個行政職務,包括埃姆斯實驗室的材料化學項目主任(1988-2004年),埃姆斯實驗室的首席研究官(2008-2009年)與愛荷華州立大學化學系主任(1999-2002)。自2013年起,帕特·蒂爾還曾是《化學物理學報》的副主編[7]。2011年12月10日,同事丹·謝赫特曼因為發現准晶體獲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她作為嘉賓被邀請參加諾貝爾獎頒獎典禮。[8]
Remove ads
獎項與榮譽
- 1984年獲阿爾弗雷德·P·斯隆基金會獎學金。[9]
- 1985年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總統年輕研究者獎。[10]
- 1986年獲卡米爾·德雷福斯(Camille Dreyfus)教師-學者獎。[11]
- 2005年獲洛林國家理工大學的Honoris Causa博士。[12]
- 2008年被選為Iota Sigma Pi名譽會員。[13] [14]
- 2010年,因其對表面化學的進步作出的傑出貢獻,獲亞瑟遜·亞當森獎(Arthur W. Adamson Award)。[15] [16]
- 2010年,因其「對複雜金屬合金的表面結構和動力學的開創性貢獻,包括准晶體以及金屬薄膜中納米結構的動力學受限的生長和弛豫」,獲材料物理學領域大衛·埃德勒演講獎。[17] [18]
- 2010年因其「對金屬准晶體表面性質的研究,以及致力於金屬納米糰簇和薄膜在金屬表面上形成和重排的途徑」,當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19]
- 2011年當選John D. Corbett化學教授。[20]
- 2012年因其「對理解准晶體表面的結構,反應性和摩擦學,以及理解金屬納米結構和金屬薄膜的生長和穩定性方面的開創性貢獻」,當選材料研究學會會士。 [21] [22]
- 2014年被評為物理評論系列期刊的優秀審稿人。[23]
- 2014年因其「對理解准晶體表面以及薄膜成核和生長的開創性貢獻」獲Medard W. Welch獎。[3]
- 2019年當選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24]
個人生活
1988年,帕特·蒂爾與澳洲出生的物理學家James W. Evans結婚,兩人共育有兩個女兒。[3]
去世前的帕特·蒂爾曾經罹患乳腺癌,而乳房攝影術卻未能及時診斷出她的癌症(該情況大約占10%)。[25]2020年9月7日,67歲的帕特·蒂爾因晚期乳腺癌去世。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