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廣東技術師範大學
中国广州市公立大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廣東技術師範大學(英語: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縮寫:GPNU),簡稱廣師大[2],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一所廣東省屬全日制公辦本科師範院校,本部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學校面向中國大陸各省市招生,主要任務是為各級各類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學校培養合格的師資[3]。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1950年,南方大學設立。次年8月,為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單獨設立民族學院,9月初正式上課。
1952年秋,隨中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南方大學被拆分。出於少數民族幹部培訓需要,新成立的省民委在南方大學民族學院基礎上籌備新民族學院
1953年初,中南民族事務委員會為中南民族學院集中力量,將原廣東民院籌備處的幹部和學員調到中南民族學院。歸併中南民族學院後,「廣東民族學院」仍留下一個工作小組在廣東。
1954年底,廣東省民族工作會議再次提出籌辦民族學院問題,廣東民族學院的創辦再次提到議事日程。
1956年,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申報籌辦廣東民族學院。在1957年10月16日最終獲得國務院的批准[4]。
1958年9月1日正式開學。初始校址位於廣州市犀牛路5號(現廣東粵劇院所在的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703號),首任校長由羅明兼任。辦學初期學校設有政治、教育行政班和技術預備班,後又增設苗族班、工農預科班與財經培訓班,主要教學任務是以分批輪訓廣東省內少數民族地區的基層民族幹部和初級中學的領導成員,以及招收部分少數民族幹部學習文化。
1961年9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民族學院辦在少數民族地區,因此,學校整體遷往位於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通什鎮(今海南省五指山市)的海南校區。遷校後,學校陸續增設升大學預科班以及培養實用人才的財會班、文化班和普通話訓練班,此時學生全數為廣東省內少數民族學生。當地原自治州幹部學校也隨即併入廣東民族學院[5][6]。
Remove ads
196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爆發,學校受到衝擊,陷於癱瘓。
1968年11月全體教職工被下放阿駝嶺「五七幹校」勞動,接受再教育。次年5月15日,中共廣東省革命委員會決定停辦學校。
1974年4月25日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復辦學校,並呈報國務院,復校後學校在原基礎上增設中文、數理、政治三個大專班和工商財會班。
1977年學院升格本科,進一步創辦四年制的大學本科班。
1978年4月,學校向廣東省委呈報請求整體回遷廣州,同年7月獲准。次年12月,學校從海南島遷回廣州市石牌桂崗新校址正式開學。[5][6]而原海南校址後續成為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五指山西校區。[7]
1994年,廣東民族學院與今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機械學院聯合辦學,形成"石牌六校"的校際合作[8]。後廣東機械學院併入廣東工業大學成為其五山校區,而五山校區後續移交給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餘下五校繼續聯合辦學,改稱石牌五校。
1998年,廣東民族學院更名為廣東職業技術師範學院。
2000年,學校開始招收國際留學生。
2002年,廣東機械學校併入廣東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同年更名為廣東技術師範學院。2005年,廣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和廣東省財貿管理幹部學院併入廣東技術師範學院。
200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7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2012年,啟用白雲校區。[9]
2018年12月4日,該校獲批准更名廣東技術師範大學。[10]
2020年7月,原屬於廣東技術師範大學管理的獨立學院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天河學院轉設為民辦本科院校廣州理工學院[11];同年10月,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啟用河源校區,從而結束了河源市沒有本科高校的歷史[12]。
2021年,該校獲批廣東省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高校。
Remove ads
校區

原廣東民族學院校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棠下街道中山大道西293號,占地約155畝,1978年遷回廣州之後投入使用。東校區位於廣州市石牌大學城東段,大門面向天河公園與中山大道西,門前臨BRT學院站;廣東工業實訓中心也設在此地。
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石牌街道龍口西路576號,占地約57.6畝。校址為1985年二月廣東機械學校投入使用的校區廣深鐵路以南的部分。
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江高鎮環鎮西路155號,占地約1260畝[13],於2012年完成一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至2023年七月,大部分專業都在該校區。
位於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仙塘鎮東江教育城東環路東側,占地約1081畝,2020年10月10日正式啟用。廣師大河源校區是河源市的第一所本科高等院校。

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新港街道海珠區怡樂路71號,原廣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與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相鄰。2012年,時廣東技術師範學院與中山大學就南校區轉讓方面進行討論,後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南校區方面於2013年中旬整體遷到東校區。該校區原地址現為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怡樂路教師宿舍。
院系設置
二級學院情況如下[14]:
計算機科學學院、美術學院、音樂學院、民族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創新創業學院。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機電學院、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法學與智慧財產權學院、管理學院、財經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電子與信息學院、外國語學院、光電工程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
暫無學院入駐。
基礎教育學院、數字創意學院、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體育與健康學院。
院系專業[15]
截至2023年4月,學校設有五個校區,24個二級教學單位;開設有74個本科專業,其中理工類專業35個,文科類專業39個;師範類專業36個。下列是各校區的學院與專業列表,本科專業如下:
歷任校長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