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文物局提出,報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備案,正式對外公布並豎立標誌的廣東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已公布九批。

第一批

1957年3月20日,廣東省人民委員會以(57)粵文辦景字第206號公佈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共計219處。[1]

1961年10月31日,廣東省人民委員會發出(61)粵文字393號文件,重修公布廣東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112處。

1962年7月7日,廣東省人民委員會重新核定公布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63處。

1975年5月7日,廣東省革命委員會公佈韶關市北江農軍學校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78年7月18日廣東省革命委員會以粵辦函〔1979〕1830號公布『關於重新公布廣東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關於對原擬撤銷的十二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處理意見』,重新核定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共52處,撤銷12處。2002年7月17日重新核定並公布,共34處,分4類:[2]

  • Ⅰ.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共12處
  • Ⅱ.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共14處
  • Ⅲ.古遺址,共6處
  • Ⅳ.古墓葬,共2處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Remove ads

第二批(27+2+5處→22處)(1979年12月19日)

1979年12月19日,廣東省革命委員會《關於公布廣東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公布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

1982年10月6日,廣東省政府公布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和海瑞墓為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8月1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根據文化部《做好保護日本侵華罪行遺址工作的通知》等有關文件的指示精神,公布珠海市三灶鎮「萬人墳」遺址(包括「千人墳」遺址)、潮陽縣海門鎮「萬人冢」遺址、崖縣田獨鐵礦萬人坑遺址、東方縣八所港萬人坑遺址和昌江縣石祿鐵礦死難礦工遺址等5處日本侵華罪證史跡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單獨公布1處。

2002年7月17日,重新核定並公布,共22處[2],分2類:

  • Ⅰ.革命舊址和革命紀念建築物,共11處
  • Ⅱ.古建築、古遺址,共11處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Remove ads

第三批(106處→87處)(1989年6月29日)

1989年6月29日,在第二次文物普查的基礎上,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公布我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公布第三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06處,其中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19處,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58處,古遺址16處,古墓葬3處,石刻及其他10處

2002年7月17日重新核定並公布,87處,分5類:[2]

  • Ⅰ.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共14處
  • Ⅱ.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共47處
  • Ⅲ.石刻及其他,共10處
  • Ⅳ.古遺址,共14處
  • Ⅴ.古墓葬,共2處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單獨公布(共3處)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Remove ads

第四批

第四批:2002年7月17日公布,共122處(1處合併至原有項目);同時重新核定並公布了一、二、三批文物保護單位共計146處(含單獨公布3處),分6類:[2]

  • Ⅰ.古遺址,共8處
  • Ⅱ.古墓葬,共4處
  • Ⅲ.古建築,共61處
  • Ⅳ.石窟寺及石刻,共9處
  • Ⅴ.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共39處
  • Ⅵ.與現有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共1處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Remove ads

第五批

第五批:2008年11月18日公布,共104處,分5類:[3]

  • Ⅰ.古遺址,共3處
  • Ⅱ.古墓葬,共6處
  • Ⅲ.古建築,共56處
  • Ⅳ.石窟寺及石刻,共2處
  • Ⅴ.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共37處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Remove ads

第六批

第六批:2010年5月10日公布,共49處[4],2011年1月19日又增補3處[5],分6類:

  • Ⅰ.古遺址,共3處
  • Ⅱ.古墓葬,共1處
  • Ⅲ.古建築,共1處
  • Ⅳ.石窟寺及石刻,共1處
  • Ⅴ.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共15處
  • Ⅵ.其它,共1處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Remove ads

第七批

第七批:2012年10月20日公布,共99處,分5類:[6]

  • Ⅰ-古遺址,共5處
  • Ⅱ-古墓葬,共6處
  • Ⅲ-古建築,共48處
  • Ⅳ-石窟寺及石刻,共8處
  • Ⅴ-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共32處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Remove ads

第八批

第八批:2015年12月10日公布,共136處,分5類,與原有項目合併1處:[7]

  • Ⅰ-古遺址,共14處
  • Ⅱ-古墓葬,共12處
  • Ⅲ-古建築,共72處
  • Ⅳ-石窟寺及石刻,共2處
  • Ⅴ-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共36處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與現有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共計1處)

更多資訊 序號, 名稱 ...
Remove ads

第九批

2019年4月19日公布,共174處,分5類,與原有項目合併1處:[8]

  • Ⅰ-古遺址,共8處
  • Ⅱ-古墓葬,共5處
  • Ⅲ-古建築,共104處
  • Ⅳ-石窟寺及石刻,共3處
  • Ⅴ-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共54處

古遺址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Remove ads

古墓葬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古建築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石窟寺及石刻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與現有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第十批

2022年7月23日公布,共132處,分5類,另有與原有項目合併3處:[9]

  • Ⅰ-古文化遺址,共3處
  • Ⅱ-古墓葬,共2處
  • Ⅲ-古建築,共37處
  • Ⅳ-石窟寺及石刻,共2處
  • Ⅴ-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共88處

古文化遺址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古墓葬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古建築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石窟寺及石刻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與現有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

古建築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更多資訊 編號, 名稱 ...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