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
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领导机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壯語:Cunghgoz Gungcanjdangj 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 Veijyenzvei),簡稱(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或自治區黨委(對區內),是中國共產黨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組織和領導機關,由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並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執行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指示和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黨務工作,並定期向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1]。目前,陳剛擔任該委員會書記,韋韜、王維平擔任該委員會副書記。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1949年9月22日,中國共產黨廣西省委員會經中共中央批准成立。[2]1958年更名為中國共產黨廣西僮族自治區委員會,1965年改為現名。
職責
根據《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主要實行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承擔下列職能[3]:
- 對本地區重大問題作出決策。
- 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組織的主張成為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或者其他政令。
- 加強對本地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領導,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話語權。
- 按照幹部管理權限任免和管理幹部,向地方國家機關、政協組織、人民團體、國有企事業單位等推薦重要幹部。
- 支持和保證人大、政府、政協、法院、檢察院、人民團體等依法依章程獨立負責、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發揮這些組織中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
- 加強對本地區群團工作和統一戰線工作的領導。
- 動員、組織所屬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團結帶領群眾實現黨的目標任務。
機構設置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機構改革方案》,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設置工作機關13個,工作機關管理的機關(副廳級)2個。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設置下列機構[4]: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統一戰線工作部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員會
(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掛自治區檔案局牌子;自治區黨委組織部掛自治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自治區公務員局牌子;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掛自治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自治區新聞出版局(自治區版權局)、自治區電影局牌子;自治區黨委統一戰線工作部掛自治區宗教事務局、自治區政府僑務辦公室牌子。)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策研究室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台灣工作辦公室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信訪局
(自治區黨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設在自治區黨委政策研究室。自治區黨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辦公室設在自治區司法廳。自治區黨委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設在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黨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設在自治區外事辦公室。自治區黨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省審計廳。自治區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黨委農村工作(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自治區黨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掛自治區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牌子;自治區黨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掛自治區港澳事務辦公室牌子;自治區黨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掛自治區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牌子。)
Remove ads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
(自治區黨委高等學校工作委員會與自治區教育廳合署辦公,不計入機構限額。)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黨校
- 《廣西日報》社
- 廣西社會主義學院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
- 廣西壯族自治區檔案館
(自治區黨委黨校掛廣西行政學院牌子。廣西社會主義學院掛廣西中華文化學院牌子。)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由自治區黨委辦公廳管理。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機要局,由自治區黨委辦公廳管理。
(自治區黨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掛自治區國家保密局牌子。自治區黨委機要局掛自治區國家密碼管理局牌子。)
歷屆組成人員
- 張雲逸 (1949年8月–1951年8月)
- 陶 鑄 (1951年8月–1952年8月)
- 張雲逸 (1952年8月–1955年8月)
- 韋國清 (1955年8月–1956年6月)
- 陳漫遠 (1956年6月–1957年6月)
- 劉建勛 (1957年6月–1961年7月)
- 韋國清 (1961年7月–1970年4月)
- 喬曉光 (1966年9月–1967年1月)
- 韋國清 (1967年1月–1975年10月)
- 安平生 (1975年10月–1977年2月)
- 喬曉光 (1977年2月–1985年6月)
- 陳輝光 (1985年6月–1990年10月)
- 趙富林 (1990年10月–1997年7月)
- 曹伯純 (1997年7月–2006年6月)
- 劉奇葆 (2006年6月–2007年12月)
- 郭聲琨 (2007年12月–2012年12月)
- 彭清華(2012年12月—2018年3月)
- 鹿心社(2018年3月—2021年10月)
- 劉 寧(2021年10月—2024年12月)
- 陳 剛(2024年12月— )
Remove ads
- 書記:郭聲琨(—2012年12月)、彭清華(2012年12月—)
- 副書記:馬飈(壯族)(—2013年3月)、危朝安(—2016年1月)、陳武(壯族)(2013年4月—)、李克(壯族)(2016年4月—2016年11月)、侯建國(2016年11月—)
- 常務委員:郭聲琨(—2012年12月)、馬飈(壯族)(—2013年3月)、危朝安(—2016年1月)、龍義和(—2014年6月)、瀋北海(—2015年4月)、溫卡華(壯族)、陳武(壯族)、石生龍(滿族)(—2014年1月)、黃道偉、林念修(—2014年3月)、余遠輝(瑤族)(—2015年5月,因嚴重違紀被查)、周新建(—2015年4月)、范曉莉(女,回族)、彭清華(2012年12月—)、王小東(2013年12月—)、鄧衛平(2014年1月—2015年3月)、唐仁健(2014年4月—2016年7月)、白念法(2014年6月—)、於春生(2015年3月—)、藍天立(壯族)(2015年4月—)、喻雲林(2015年4月—)、李康(女,壯族)(2015年11月—)、李克(壯族)(2016年4月—2016年11月)、王可(2016年6月—)、侯建國(2016年11月—)
Remove ads
- 書記:彭清華(—2018年3月)、鹿心社(2018年3月—2021年10月)、劉寧(2021年10月—)
- 副書記:陳武(壯族,—2020年10月)、侯建國(—2017年5月)、孫大偉(2017年6月—2021年1月)、藍天立(壯族,2020年10月—)、劉小明(2021年3月—)
- 常務委員:彭清華(—2018年1月)、陳武(壯族)(—2020年10月)、侯建國(—2017年5月)、范曉莉(女,回族)、藍天立(壯族)(—2018年1月;2020年10月—)、於春生(—2017年9月)、王小東、喻雲林(—2018年3月)、王可(—2018年8月)、黃世勇(壯族)、王凱(—2017年3月)、趙德明(瑤族)(—2018年5月)、孫大偉(2017年6月—2021年1月)、莫恭明(2017年6月—2018年1月)、房靈敏(2017年9月—)、姜英宇(2018年1月—2020年6月)、秦如培(2018年1月—)、鹿心社(2018年3月—2021年10月)、徐紹川(2018年3月—)、黃偉京(2018年5月—)、嚴植嬋(2018年7月—2020年3月)、曾萬明(2018年11月—2021年8月)、何仁學(2020年6月—)、曾欣(2020年6月—)、劉小明(2021年3月—)、王維平(2021年8月—)、徐海榮(2021年10月—)、劉寧(2021年10月—)、何文浩(2021年10月—)
- 書記:劉寧(—2024年12月)、陳剛(2024年12月—)
- 副書記:藍天立(壯族,—2025年5月)、劉小明(—2023年3月)、王維平(2024年9月—)、韋韜(壯族,2025年7月—)
- 常務委員:劉寧(—2024年12月)、藍天立(壯族,—2025年5月)、劉小明(—2023年3月)、徐海榮(—2022年4月)、何文浩(—2024年7月)、房靈敏、何仁學(—2024年5月)、王維平、蔡麗新(女,—2024年3月)、農生文(壯族)、許永錁、孫大光(—2023年3月)、周異決(壯族)、王心富(2022年4月—)、陳奕君(女,2023年5月—)、莊革(2024年5月—)、苗慶旺(2024年7月—)、盧新寧(2024年8月—)、陳剛(2024年12月—)、韋韜(壯族,2025年7月—)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