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府 (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單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府是東亞的一種行政區劃單位。中國自唐朝至民國初年,設置的二級行政區劃單位稱作「府」,相當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級。同屬東亞文化圈中的日本和韓國則使用「府」作為一級行政區單位。另外,府亦是泰國的第一級行政區(จังหวัด,changwat)的譯名。
在中國
唐朝開元元年(713年),改雍州(唐朝都城長安城所在)為京兆府[1],是「府」作為行政區單位的開始。唐朝時,府在道以下,與州同級。一般設在京師、陪都和其他重要城市,如雍州設京兆府,洛州(洛陽城)設河南府,并州(太原)設太原府,益州(成都)設成都府。另外還有都督府(內地是軍區性質,外部是羈縻性質),和這裡的府不同。
北宋開國後,繼承五代制度,對舊有的府有小幅調整。宋真宗執政的景德三年(1006年)開設新府,因宋州為宋朝龍興之地,升為應天府。天禧二年(1018年)二月,宋真宗加封兒子趙禎(宋仁宗)為昇王。因趙禎身為真宗獨子,兼有儲君和未來皇帝的身份。次日,昇州即作為昇王名義上的封地,升為建康軍、江寧府。江寧府的建立,開創了皇子封地建府的先例,打破了唐代以來,僅首都、陪都建府的慣例,成為此後「潛藩升府」制度雛形。現代研究者統計南宋時新置的府有25個,除因建都升為府的臨安府外,大都是出於皇帝或地方官民意願實行的「潛藩升府」[2]:53、58。宋朝時,府屬路。元明清屬省,幾乎多數州都改為了府。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後,各省相繼獨立,即對行政區划進行調整。江蘇巡撫程德全在蘇州宣布江蘇獨立後不久,蘇州府即廢。次年1月,江蘇臨時議會議決,江蘇都督府通令頒布《江蘇暫行地方制》條例,各地廢府、州,並縣、廳。而隨著中央政權更迭,新政府開始在全國範圍變更改行政區的設置。1913年,北洋政府將清代的州、廳或直隸州、直隸廳改為縣,建立省、道、縣三級行政區制度。作為二級行政區單位的府則被廢棄。後有部分地方在府的基礎上設置市。
Remove ads
東洋各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