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康熙雲南通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康熙《雲南通志》,是清朝康熙年間官修地方志,由范承勛修、王繼文同修,吳自肅、丁煒纂。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雲貴總督蔡毓榮修成《雲南通志》(鈔本未刊,今佚),總督范承勛以蔡志為藍本,增補後事[1]:6,康熙三十年(1691年)刊刻[2]:186。
內容
康熙《雲南通志》共30卷,原刻本分裝28冊[2]:186,內容大都錄自天啟《滇志》[3]。在《災祥志》中詳細記載歷史上的洪旱蟲災,對大地震的記錄就有八十餘次[1]:6。康熙《雲南通志》較為簡略,但因缺少其他書籍,康熙《雲南通志》仍是介紹清初雲南事跡的重要資料[3]。雍正年間清朝與越南就開化府段邊界產生糾紛,雲貴總督鄂爾泰、高其倬曾以康熙《雲南通志》所載內容據理力爭[3],後雍正帝將爭議地區「賜予」安南,越南亡國後中法交涉界務,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收回雍正時期「賜予」的地段[4]:438-439。
版本
康熙《雲南通志》現存版本有: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