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廣尾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廣尾線(日語:広尾線/ひろおせん Hiroo sen */?)曾經是一條由北海道帶廣市根室本線的帶廣站分岔,沿十勝平原南下至廣尾郡廣尾町的廣尾站,屬於日本國有鐵道的鐵路線(地方交通線)。
1935年通車至廣尾車站後,原本計劃修築新線以連結日高本線的樣似站,但計劃並未實行,而由日本國鐵巴士開行公車做為兩站間連絡交通。
根據國鐵再建法的制定,1984年獲指定為第2次特定地方交通線,國鐵分割民營化之前的1987年2月2日全線廢除。
Remove ads
路線資料
歷史
廣尾線是改正鐵道敷設法別表第133號規定的預定線「膽振國苫小牧經鵡川、日高國浦河、十勝國廣尾至帶廣鐵道」計劃的一部分,在1929年至1932年之間作為廣尾線開通了帶廣 - 廣尾的區間。而西側的日高本線則在收購了2條輕便鐵路線路後於1935年延伸至樣似。剩餘的樣似 - 廣尾最終未能開通,而是以國鐵巴士襟裳線(現時的JR北海道巴士日勝線)連接。1980年,隨著國鐵再建法頒布,廣尾線被指定為第2次特定地方交通線,在國鐵分割民營化前的1987年2月廢除。
在運行時期,愛國站 - 幸福站之間的「從愛的國度走向幸福」曾極具人氣,並由此帶動了一系列吉祥語車票的熱銷。1981年,廣尾線的運營收入有80%都源於該車票。在廣尾線廢除後,作為替代巴士的十勝巴士仍然繼續售賣硬式車票。
- 1929年(昭和4年)11月2日: 帶廣 - 中札內 (28.1 km) 作為廣尾線開通[3][4],新設愛國站、幸震站、中札內站[2]。
- 1930年(昭和5年)10月10日: 中札內 - 大樹 (32.5 km) 開通[3][5],新設更別站、上更別站、忠類站、大樹站[2]。
- 1932年(昭和7年)11月5日: 大樹 - 廣尾 (23.4 km) 開通[6][3],新設石坂站、豐似站、野塚站、廣尾站[2]。
- 1944年(昭和19年)4月1日: 幸震站改名為大正站[2]。
- 1953年(昭和28年)11月15日: 新設北愛國站[2]。
- 1955年(昭和30年)10月10日: 帶廣站 - 中札內站的2對旅客列車開始使用柴聯車[7]。
- 1956年(昭和31年)
- 6月1日:帶廣站 - 廣尾站除3對通學對策列車以外,所有列車皆柴聯車化[7]。
- 8月26日?: 新設幸福假乘降場。
- 11月1日: 幸福假乘降場升格為幸福站[2]。
- 1957年(昭和32年)12月25日:新設依田站[2]。
- 1958年(昭和33年)1月15日:全部6對列車柴聯車化[8]。
- 1960年(昭和35年)4月15日: 新設十勝東和站、新生站[2]。
- 1975年(昭和50年)5月3日: 帶廣 - 廣尾運行SL告別列車[9],由9600型19671號和9654號重聯牽引[來源請求]。
- 1982年(昭和57年)9月10日: 全線 (84.0 km) 貨物營業廢除[3]。
- 1984年(昭和59年)6月22日: 被指定為第2次特定地方交通線批准廢除[10]。
- 1987年(昭和62年)2月2日: 全線 (84.0 km) 廢除[2][3],轉換至十勝巴士[11]。
運行形態
在廢除前年的1986年11月1日運行圖調整時,全線共有6對普通列車運行[12]。
在鐵路的觀光運輸的全盛期,廣尾線曾於1962年7月1日開始運行1對夏季(至每年9月2日為止)臨時准急「廣尾」直至1965年。1966年8月則設定了連接士幌線的糠平站和廣尾站的列車(廣尾線內列車名為「廣尾」,士幌線內列車名為「士幌」),持續2周運行。1967年開始,糠平和廣尾之間開始運行臨時急行「大平原」,而廣尾站的國鐵巴士接駁線亦增加班次。「大平原」是少見的連接兩條地方盲腸線的線路,運行形態十分罕見。1975年開始,大平原僅在廣尾線內運行,並於該年廢除。
- 臨時急行「大平原」停車站(1969年9月時)
- 廣尾 - 大樹 - 帶廣 - 士幌 - 上士幌 - 糠平
車站列表
所有車站都位於北海道。車站、公司、所在地等的名稱以廣尾線廢除時為準。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